耄耋名医复出带徒救中医
本报讯 “如今的中医博士后,中医方子不会开的为数不少。”昨天“中医大师传承人才培养计划”在同济大学正式启动,项目发起人——中医大师颜德馨在开班仪式上直陈时弊,强调此次培训将以临床为主,6位耄耋之年、具有70年“深厚功力”的中医名家将面向全国招徒授业,免费培养中医学科领军人才。
6位名医中最年长者93岁
几十年来,我国人口数从4.5亿增长到十多亿,而中医数量却从五十余万人减至二十余万人,其中小部分人的中医基本功也不扎实。
在同济大学中医研究所所长颜德馨老先生的倡议下,邓铁涛、路志正、张琪、周仲瑛、朱良春等多位中医名家加盟,他们将亲自带徒,每人计划重点带教1至2名学员,实行三年制免费半脱产学习。这一项目已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为试点项目,并从超过160位报名者中选出首批10名学员。据了解,6位名医中,最年长的一位已93岁,每位都有70年左右的行医经验。不少人已停止接诊,此次为了带徒弟“复出”,从编写讲义,到授课、问脉、查房,都将亲自操刀。
希望抢救中医西化倾向
颜德馨教授今年已89岁高龄,他在昨天的开班仪式上感慨万千,不禁哽咽。他说:“曾有一人前来应聘中医主任医师,但是他却连中医里最基本的‘八纲’都解释不清楚。”颜老表示,这次收徒的第一标准就是“是否真正热爱中医,有志做一个‘铁杆中医’”。
颜老为当今中医西化的倾向也深感忧心,他表示:“中医西化越来越严重,再不抢救中医的话,一百年后,我们就没有中医了。”中医是一个经过几千年锤炼而不断完善的学术体系,具有独特的用药方法,更离不开贯穿始终的“辨证施治”思想。然而,在如今的中医实践过程中,不少医生过度依赖西医诊疗思想和工具,只在最后环节上用些中成药。这种中医诊治方式不仅可能因诊断和治疗脱节而耽误病家,也让中医独树一帜的诊疗思想体系渐趋凋零,甚至导致“废医存药”的结果。为此,培训班将加强学员对中医经典原著研读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在大师的指点下领悟道家、儒家、佛教等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相通的精髓所在。
新闻午报 2008-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