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驱车行驶在延安路地面道路上,会发现右边有两根车道被黄线分隔,那是公交车专用通道。这是“公交优先”理念最典型的体现。
上海市交巡警总队路政科科长周碧磊参与了这条公交专用道的建设。“其实,这还得托延安路高架的福。”周碧磊说,正是高架道路的建设,使延安路的道路容量翻了一倍以上,才有条件设置公交专用道。建设之前,交巡警总队会同同济大学专家进行设计,并进行科学论证。
“我们漆划了黄色的公交专用车道标线,在当时可是全国首创。”说到具体操作,周碧磊很感慨,“这是一项很细致的工作。每个细节都要考虑到位。”由于公交车专用道位于道路最右边,影响了社会车辆的右转,如何在临近路口时将社会车辆导入公交车专用道,“借光”右转,他们费了不少脑筋。“专用道开辟后,公交车的时速从原来的8公里上升到了12公里。”据了解,这样的公交车专用道,目前在上海有20多公里。唐卫民工程师告诉记者,“上海现在又开始在‘三横三纵’等主干路上,将非机动车道改建成公交专用道。”
“上海的道路资源紧张,开辟公交车专用道仍有局限,所以,现在上海在研制BRT快速公交系统。这种系统由一至两节专门车厢组成,每节车厢可容纳上百名乘客,经过道路一路绿灯,犹如初级地铁。”周碧磊向记者透露。
2008年10月30日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