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临时过渡房里将装固定电话 同济大学灾后援建人员昨晚开赴成都

来源:新民晚报   时间:2008-05-23  浏览:
  为灾民规划的临时过渡房是什么样的?昨天,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的灾后重建专家组成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吴志强透露,临时过渡房里将装上固定电话。
  据悉,除昨晚和之前已经到达灾区的建筑、规划相关学科的教授、规划师和研究生外,最近一两天还将有近40位同济师生陆续前往灾区。同济大学将组成80多人的规划师团队,同时吸收当地规划局的干部职工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规划师志愿者,共同为都江堰、彭州、崇州、大邑4个灾区县的40多个乡镇做灾后安置与重建规划。
  “领队”吴志强给规划队下了道死命令:两天完成一个城镇的临时过渡房的规划,5月30日之前,完成4个灾区县的所有临时过渡房的规划,以此作为“六一”儿童节送给灾区孩子的礼物。
  吴志强介绍,临时过渡房的设计原则为:安全、实用、方便,选址将坚决避开地震断裂带。房屋为轻钢结构,泡沫隔墙,即使余震来了,房屋倒下来,“顶一下,就能顶住”。每个安置点规模最大不会超过500户。安置点有公用的厨房、卫生间和盥洗室,还有供临时居委会、心理辅导等使用的社会服务办公用房。另外,安置点还将建临时学校和医院。
  临时过渡房还要做到“四通”:通水、通电、通气、通电话。固定电话将装进临时房。每户人家的纯居住面积在12到20平方米之间。
  2008年5月23日 新民晚报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