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车节能知多少?
马爱平
2007年09月27日09:13 来源:科技日报
近日,混合动力城市客车样车在津研制成功。
近年,紧张的全球石油资源、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日新月异的电池技术,使电动汽车成为21世纪汽车工业改造和发展的新星。我国电动汽车研发与国外处于相近的起跑线,与国外同处于产
业化初期准备阶段。
混合动力车的节能新主张在哪里?发展于何方?怎样保证发动机在最佳的效率区运行?怎么协调好发动机与驾驶、路况的关系?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倪计民等
相关专家和研发人员。
混合动力车是节能新卫士?
我国的石油占世界石油资源的2%,人口数量却占世界总量的22%。
汽车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交通运输业的影响力系数排位第三。
汽车业发展给环境保护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废气、噪音时刻影响着城市的环境。
据《AutoMfg&Production》(汽车制造与生产)期刊报道,2005年,世界汽车市场上,混合动力车辆达75万辆,2010年达100万辆,2015年在世界汽车市场占15%,2020年占25%。据粗
略估计,2020年全球汽车如果产量在1亿辆,那么,混合动力车是2500万辆了。混合动力车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前景广阔,渐渐成为汽车行业的主导产品。
混合动力车辆已成为一股不可阻档力量,在改变着汽车产品的结构和构成,并大量的走向实用化。
混合动力车是“插电”汽车?
混合动力汽车,能顾名思义认为是动力相混的一种汽车吗?
据专家介绍,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车上装有两个以上动力源。而车载动力源有多种:蓄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内燃机车的发电机组,当前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一般采用内燃机车发电
机,再加上蓄电池的电动汽储存电量。
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装置采用电动汽车串联式、并联式和串并联式的方式。两套动力和两套管理系统使混合动力车的价格较高、结构复杂、技术偏难。当前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纯电动汽车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这些车辆在发达国家已日渐成熟,有些已进入实用阶段。
混合动力车是储能先锋?节能:降燃油20%
混合动力车与纯电动汽车相比,既可用常规内燃机作动力,又可结合混合动力。如此一来,不仅比传统汽车节约燃油30%―50%,而且在同等条件下,比纯电动汽车节约电能70%―90%
,一次充满油、电后,可使持续行驶里程达到500―1000公里左右。
据天津研发人员介绍,他们所研制的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已达到降低燃油20%,噪音比国家所要求的标准低4.5个分贝。
技术:动力当先
“混合动力的优点就是提高了发动机的性能,发动机一旦动起来,就在合适的点上。这使发动机要么不用,用就用在最适当的地方。”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倪计民说。
研发人员介绍,混合动力城市客车通过减少发动机的排量,使发动机在经济性能比较好的区域运行,让制动能量储存于电池中。在研发过程中,他们发现混合动力汽车起步比较稳,驾驶
员能直接挂四档,启动后一般不需再换档,这样就降低了驾驶员的劳动强度。虽然不是最初的设想,但这个发现还是给研发人员一个惊喜。
电池:回收储能
“随着零部件的增加汽车重量会随之增加,汽车的故障率也会相应提高。发动机需要在最佳的状态才能节约能源,怎样保证发动机在最佳的效率区运行?怎么协调好发动机与驾驶、路况
的关系?是混合动力车要解决的难题。”倪计民分析说。
研发人员介绍,采用复合动力后按平均需用的功率来确定内燃机的最大功率,此时汽车会处于油耗低、污染少的最优工况下工作。大功率内燃机功率不足时,电池来补充能量;负荷少时
,富余的功率可给电池充电,由于内燃机可持续工作,电池又可以不断得到充电,其行程和普通汽车没有区别。
因为有了电池,可以十分方便地回收制动、下坡、怠速的能量,在繁华市区,关停内燃机,电池单独驱动,实现“零”排放。电池在良好的工作状态,不发生过充、过放,其使用寿命就
会延长,降低了成本。有了内燃机后就能方便地解决耗能大的空调、取暖、除霜等纯电动汽车遇到的问题,利用现有的加油站加油,不必二次投资。
混合动力汽车的产业化发展,贵在电动汽车配套的一次、二次动力电池技术的进步和突破。
突破:贵在实用
天津的研发人员认为,混合动力汽车十年内会普及,将占未来市场的一半。电动汽车可贵之处不在研发状态,而在实用阶段。
混合动力汽车要进入实用化,专家介绍,需具备高比能量和高比功率的能量存储装置,以及低成本、高效率的功率电子设备和燃料经济性高、排放低的发动机。
混合动力汽车的技走向实用,重在完善的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如此,面临的关键性技术和需要解决的难题主要集中在:内燃机与电机最优耦合功率分配比的控制和实现;功率分配装置
及其与变速器一体化的设计;电池性能的提高,能量存储装置需较高的功率,以满足汽车加速和爬坡时对大功率的需要;同时,电动汽车需要有较高比的能量、较长的使用寿命和低廉的制造
成本;以减小电力电子器件尺寸、减轻质量、降低制造成本。
混合动力车路在何方?
东风汽车公司原党委书记黄正夏等专家认为,借鉴国外发展电动汽车经验和我国电动汽车的开发现状,我国应选择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作为现阶段最佳技术突破口,尽快取得产业化。
专家认为,在传统汽车向电动汽车的过渡时期,这种由电动机和内燃机结合的过渡车型,有40―50年的市场周期,是一个完整的历史阶段。它一方面带来了社会节约,另一方面又在一定
程度上保障了传统内燃汽车厂商的利益,促进了他们加速开发电动汽车的积极性。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目前已具备应用基础和产业化条件,极有可能率先实现突破。这使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具有了其它电动汽车无可比拟的应用基础和优势。
目前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形势良好,各地、各汽车企业的积极性较高。专家预测,种种迹象显示,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已初见端倪、指日可待了。
(责任编辑:张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