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秦武平)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列轨道交通A型大车,昨天在2007中国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上首次揭开面纱。这一国产化率逾85%的“中华牌”列车,最为特别之处在于安装了降噪阻尼器,进地铁车站时不会亮出呼啸而至的“大嗓门”,起码可降低噪声7个分贝。
这节国产A型车“前脸”为梯形,主色调为红黑相间,车长22.8米,宽3米,最大时速可达80公里,设计为6节编组,最多可载客2460人。按计划,今年9月首列国产轨道交通A型车将整体下线,10月份完成调试后进行测试,年内投入轨道交通9号线“试跑”运行考核。按照市质监局地方标准要求,车厢内安装了3个摄像头,还装有最新的电子报站装置和斜坡式逃生门。
我国首列自主知识产权的轨道交通A型大车之所以能在一年半左右“冒出来”,关键是产学研联合攻关。上海轨道交通设备发展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地铁运营公司和9号线项目单位联手攻关,“啃”下车体承载的转向架、牵引及制动、车体铝型材的组焊等高难技术,掌握了包括集成电路在内的A型车设计生产的核心技术。在研发过程中还大打“中华牌”,列车控制与牵引系统就采用了湖南株洲时代集团公司产品,高国产化率确保其今后规模生产时能适应“水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