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同济大学校名由来

来源:新民晚报   时间:2007-05-14  浏览:
  同济大学建校100年了,“同济”的校名不但深受师生和校友的热爱,并且因为其内含的文化意蕴而受到社会各界的青睐。难能可贵的是,学校自创办以来,一直使用“同济”为校名,从来没有改变。同济,有“同舟共济”之意,比喻同心协力,战胜困难。其最早见于《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三国魏文钦《与郭淮书》亦记载:“然同舟共济,安危势同,非言饰所解,自公侯所明也。”
  然而同济是由德国人创办的,这些西洋人难道对中国的典籍和成语也非常熟悉和喜爱吗?他们为学校取名“同济”还有什么其他含义吗?让我们追溯到19世纪后期。
  1891年德国海军医生埃里希·宝隆(Erilch Paulun)随舰首次来到上海,当他看到上海流行霍乱、伤寒、疟疾等疾病,且缺医少药时,就决定要到上海来行医。他离开了海军回国进修,1893年再次来到上海,就在德国总领事馆附近设立了诊所。宝隆得到了德国驻沪总领事馆克纳佩(Knappa)的支持,通过中国绅商和德国公司、企业募捐到一笔款项。又获得上海道拨给的张家浜新马路(现上海凤阳路)旁一块地皮,于1900年正式办起了一家医院。由于医院是德国人所办,德国(Deutsch)的读音与中文“同济”很接近,而且宝隆希望中国百姓认可他的医术,希望与中国人和衷共济,因此把这所医院命名为“同济医院”。  
  医院的医师大多是“德医公会”的成员。他们白天忙于经营自己的诊所,只有傍晚到医院看门诊、动手术。宝隆看到医疗力量不足,就想在院内附设一所医学堂,招收中国学生,培养施诊医生。
  他的想法又得到德国驻沪总领事馆及德国高等教育司的赞同。
  1906年,在德国驻沪总领事馆参赞费舍尔博士的号召下,设立了一个支持医学堂开办的基金会,得到了德国“促进德国与外国思想交流的科佩尔基金会”的协助,筹集到了一批医科书刊及新式的外科手术器械。
  1907年10月1日医学堂举行了开学典礼,成立了董事会。宝隆被推选为董事会总监督(董事长)兼学堂首任总理(校长),全面负责学堂工作。校址设在白克路的同济医院对面(现上海凤阳路)。参加开学典礼的还有3名德国教师和30名学生。
    医学堂最初定名为德文医学堂,德文名称为德国医学堂(Deutsche Medizinschule)。1908年,改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1912年增设工科,更名为“同济医工学堂”。1917年,华人校董会接管校政,定名为“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
    1924年,北京政府教育部批准学校改名为同济大学。1927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命名学校为国立同济大学。
    从宝隆路到同济路,同济大学走过了初始阶段。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