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我会主动向企业“推销”学生

来源:新闻晚报   时间:2007-05-11  浏览:
  国家科技部部长、同济大学校长万钢接受升学周刊专访
  我会主动向企业“推销”学生(附照片)
  晚报记者 李征 实习生 万枝
  在同济大学百年校庆到来之前,新一任国家科技部部长、同济大学校长万钢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畅谈他对高等教育的理念、对城市建设的想法,并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
   
  【看校庆】
  为自己是同济人感到自豪
   
  记者:现在,四平路上到处都是百年校庆的旗帜,您是否为担任百年名校的校长而感到很荣幸?
  万钢:每次下飞机,从高架一直到学校,心里都会感到很鼓舞,也感到责任重大。从这一面面的小旗帜,我们可以看到,同济大学在上海人的心中是怎样的地位,上海是怎样滋养着同济大学,同济怎样融入到上海的经济建设中来。作为校长,看到旗帜时,我深深地感觉到身上的责任重大,思考怎样将大学和社会紧密结合在一起,为社会提供怎样的人才,怎样和经济建设结合起来。
  其实这些旗帜并不是同济安排的,而是各个区、县,甚至是机场等单位树起的,很早以前他们就主动和我们谈起,希望在校庆之前为同济做点事情。我一直在想,他们为什么愿意为我们这所学校做这件事呢?第一,他们希望同济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第二,他们希望回报同济这100年来为国家做出的贡献。更多的是,100年来向社会输送的25万多人才,包括100多名院士,他们为这个世界上留下了众多传世之作,为同济大学奠定了名誉基础。
   
  【看同济】
  看重成绩贡献
  甚于大学排名
   
  记者:从声誉上来说,同济没有北大、清华等名校响亮,但是她在很多人心里是很实在的。比如提起南浦大桥,上面没有同济的字样,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是同济修了这座桥。同济的排名不是很靠前,您在乎吗? 
  万钢:我既在乎,又不在乎。每所大学都应该有自己的特色,每所大学的学科氛围不同,文科、理科强的学校,自然会在论文方面取得更多成就,而我们这样的学校,从诞生开始,就是一所医、工集合,实实在在地服务社会的大学,而这些并没有被排名所看重。我们只要能为上海,为国家留下贡献就行,比如上海的南浦、杨浦、东海大桥,包括隧道。有人评价说,同济的建筑都是标志性建筑。我们不敢这样说,但是,上海所有的标志性建筑里面的确都有同济人的心血,这也是同济培养学生的目标。现在很少提同济是“工程师摇篮”,但是工程师也是社会上最需要的人才之一,我们不太强调培养未来的领导,但是领导人的潜质在于知识、人格和能力的结合。
   
  更重视校内的“学院排名”
   
  记者:近年来涌现了众多大学排行榜,在这些榜里面同济的位置不很理想,您认同这些排名吗?
  万钢:关于全国高校排名,全国共有17个排名榜我都看过,每一个榜都有其合理的地方和不合理的地方,如果综合起来看,就比较公正了。因此,同济还建立了自己的“办学质量评估院”,这在全国高校里面也是绝无仅有的,自己来评估自己,从教学质量,到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社会交流等各个方面。由评估院对每个学院进行评估,用实在的统计数据来说话,每个学院都要考虑,今年和去年相比发展得怎样,明年应该有怎样的目标,在科研项目发展高的时候,我们还要促进学科建设,提高学生质量;学生质量提高了,接着再关注教师的培养……我觉得这样的做法还是值得推广的。
  其实每一种大学排名都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代表了一批人的想法。一直排在第一名、第二名并不是好事,同济现在所处的位置能让自己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排名不该是大学发展的指挥棒,大学不能因为明天的排名上去而拔苗助长,大学的成长有其规律,我们要顺其自然。就是说,大学应该有定力,能够探索,能够观察,能够看清自己的发展方向。
   
  重视培养
  学生创业精神
   
  记者:从您的话里面,可以提炼出“实在”和“责任”这两个关键词,不同的阶段,您承担的责任也是不一样的,您觉得校长的责任对内对外各是怎样的?
  万钢:每年同济毕业8500多名学生,校长对于培养人才最重要的责任就是,使得每个学生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首先要提高教学质量,然后培养创新精神。这些年同济的就业率一直超过97%,这是我们一个很大的欣慰。对于老师,我们也要负责,让他们拥有一个和谐、安祥的教学环境,一个振作向上的环境。这样,也能让教授们发挥自身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使他们培养的学生也能具有创业精神。
  校长还要对学校负责,把握好学校发展的方向,首先要考虑学校在社会宏观环境中所处的地位。我们搞数理化基础研究,比不过复旦,但是同济强势的工科专业也能为社会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校长要带头向企业推荐学生
   
  记者:学生毕业找工作时,校长能起到怎样的作用?
  万钢:学生的毕业率和就业率取决于学生在入学时对学校的选择和学校对他的编制和规划。我们要求学生在一两年级学习的时候有宽泛的知识面,40%以上的课程都是通识教育课程,理科学文,文科学理。为了学生,我们的“本科生质量保障系统”在教师资源优化共享和适应社会市场需求上不断地优化完善。另一方面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社会,学会创新。我们有16个创新基地,头一笔投资就是10亿。但提高学生的竞争力,这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作为学校的校长,作为学院的院长,我们都自觉地把学生的就业当成头等大事。所以每年5月份,我们搞一个小型校庆,请来各种各样的用人单位作嘉宾,不管他来自政府、研究机关还是国有企业、外国企业,征询他们的去年用人情况的反映,学生进步如何,同时我们会一起探讨公司对于未来的学生期望值是什么。到了每年就业开始的时候,我们的校长、院长都会向企业推荐我们的学生,说说他们的特色。由于强调和用人单位的沟通,所以很多企业会自动到我们学校来要人,近几年我们学生都超过了1:4、1:5的需求率,热门专业甚至达到1:10。
  记者:解决好学生的就业问题,其实是为学校本身做了一个很好的“品牌营销”。
  万钢:对,这个品牌也是由学生本身建立的。所以我们会对毕业学生进行跟踪,让他们在需要进一步发展的时候,进行补充。当学生达到高层次的时候,我们会为他们提供学习机会,攻读博士之类,使他们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紧密相连。所以才会有那么多校友回来,在校园里流连忘返。这种美好真让人欣慰,因为母校在校友的心中是有生命的。
  记者:“为实”最能恰当形容同济大学。
  万钢:这个时候光“为实”也不行,还需要一个规划、一个远景,才能表达出来。所以在最近几年,同济大学经常和社会交流,谈自己的理念和进步,这样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比如说,我自己承担发明的这个燃料电池汽车,要等十年十几年才能走上市场,但是我们得把这个前景描绘出来,告诉社会这个进步。又比如,我们承担了世博会的图纸规划。而现在申博已经几年了,很多部门都停止运作了,只有我们同济还在每隔几个月为他们提建议,注意交流。我想这是我们这几年的变化,也是国家科学发展观和科技发展的长远规划的要求。
   
  【看自己】
  本科、硕士、博士期间攻读了四种不同专业
   
  记者:您善于规划,是因为您的工程专业还是您对自我的规划让您有这种意识?
  万钢:我下过乡,在最底层也生活过很长时间。我的这些意识来自于我的教育背景。1975年,我进了东北林业大学道桥系,用了两年的时间学完本专业课程,然后学校把我送去进修物理,进了物理教研室,研究生考了力学,后来去了德国,又对机械感兴趣,学了机械,后来又对汽车感兴趣,就开始研究汽车,进入汽车的企业工作。后来又用计算机做CAD等汽车新技术开发,一步步走上man鄄ager这个规划工程的方向。正因为这种多方位更换角色,让我学会多角度的转换思维。所以当我当上校长以后,我首先想的就是,到底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记者:您从社会的需求看大学,这和很多人从自己的角度看待和社会的关系很不一样。
  万钢:这也是很常规的想法,也就是经济学里的从客户的需求开发我们的产品。大学的经营不是教育产业化,而是它的社会最大效应。也就是要弄清社会需要什么,要把大学看成一个微型社会,所以我们也要研究这个客户——经济社会到底需要什么。
  记者:您经历了很多才能看到这些东西。
  万钢:我也有一个诚惶诚恐的过程。以前,当吴启迪校长就任教育部副部长前找我谈话,希望我接任校长这个工作,当时我没有一点心理准备。当走上这个岗位时,思索过程就特别长,它让你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责任感,这是一种学校对于社会的责任感。我们都希望同济好,也就是我们希望她能有自己的社会贡献。
  作为校长的这四年,我们逐渐理解了社会对学校的需求,并根据需求培养学生。我们的学生质量保障系统、创新基地、杨浦区的知识外溢,我们的和谐校园,包括嘉定新校区,都让我很不舍。同学们都叫我万老师,而不是校长。我喜欢这种生活方式。学校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做。虽然现在学校会有发展惯性,但是我们还要继续优化。
   
  选择回国无怨无悔
   
  记者:这么说起来,您是被一种力量推着您选择,而不是您自己有所选择,到这么一个位置。
  万钢:事实上我是有所选择的。我最大的选择是在世纪之交的时候。2000年,在德国奥迪最辉煌的时候,我做了个很严肃的选择。我跟我的同事们说,2000年的圣诞节,当大家都在过平安夜的时候,我上了飞机,离开了我生活了15年的德国。自己的选择,我无怨无悔,我要凭自己的能力看看自己能在社会上做些什么。我的心一直在汽车上。当校长的时候,我大概也有30%的时间在汽车研究上。一周里,我有3天半到4天放在汽车上。
  记者:作为个人来说,国外条件很好,为什么还要选择回国?国内有什么更大的值得追求的东西?
  万钢:1992年以来我每年回国。1995年开始我担任同济大学的兼职教授,以后就经常回来。每次回来我会在黄浦江边走一趟,每年的变化都看在眼里。看着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城市的发展,我问自己一个问题:这样的建设你要不要参与?还有一个因素就是自责和尊严。2000年,李国豪校长来德国,我有幸陪同。在机场的时候,李校长跟我说:“人生总是有高潮有低潮,一个高潮过了难免会有低潮。你现在是很好,在高潮,那么你有没有信心再去创造一个高潮?”我听了这段话,很受触动,也就做出了决定。我喜欢游泳,喜欢迎接新的挑战。再有一个就是经济条件上的。有时候经济条件太好,人就会丧失斗志。所以我想再创造一个明天。
   
  【人物简介】
   
  万钢1952年8月生。新一任国家科技部部长,同济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中国致公党副主席,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国家科技部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和总体组组长,中国创造学会理事会主席。
 
《新闻晚报》 (2007年05月11日 第B8版)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