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发展之路的奠基石

来源:文汇报   时间:2007-05-10  浏览:
  要致富,先修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交通运输的局势可谓相当严峻,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更是瞠乎其后,就是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公路网密度都有中国的五倍之多,难怪当时主管全国交通工作的国务委员邹家华同志感叹交通运输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大发展的瓶颈问题。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步入快车道,二十多年的建设,完成了其他国家一百年才完成的任务,正是在这种跨越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无论是规划、建设还是管理,都需要道路工程学者的理论指导。不断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呼唤科技人员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实践经验。面对国家需求、人民重托,把科学理论创新、积极投身实践视为己任的同济交通人责无旁贷,勇敢地走在了科技前沿、时代前列。
  早在建国初期,朱照宏教授等就从国外引进了路面力学理论,并且结合中国实际,深入展开研究,与许志鸿教授一道建立了中国的路面力学理论体系,为后来经济腾飞时期的公路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济还为全国相关单位在道路、路面领域集中培养了大量人才,后来都成为我国道路路面设计的中坚力量。
  改革开放初期,大规模兴建公路时,我国还没有真正成型的路面设计理论和方法。交通部组织由同济老师牵头的攻关小组,姚祖康教授率领科技人员,跟踪国际进展,结合中国国情,并考虑了广袤地区的温度差异、地形条件,探索出一整套具有实践意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理论与方法,形成了一系列《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建立了综合考虑荷载效应的设计理论体系,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为我国的公路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实现了经济建设和科学研究的双丰收。
  沥青路面也是我国在交通领域重点进行研究的领域,同济的科研人员同样发挥了十分关键与核心的作用,林绣贤、许志鸿教授等开路先锋们,以路面力学研究为基础,和全国同行合作,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建立了我国新的沥青路面设计计算理论与方法。这些成果已经广泛体现在我国不同时期颁布的国家规范以及高等级公路建设上。为我国高速公路的跨跃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经济和交通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公路交通运输中,重载、超载现象十分严重,新的问题又摆在科研人员面前:新建高等级公路的实际使用寿命跟设计指标会有多大差距,是否会在运营过程中产生预期之外的损伤,能否对路面破损的衰变过程进行控制,以期达到前期设计与后期管理的融合?同济大学新一代的学科团队对高速公路早发性损坏机理分析和设计理论进行了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提出了“重载交通沥青路面结构行为理论”,建立了基于性能的路面全寿命分析设计系统,成果广泛应用于公路、城市道路及港口、机场铺面设计。同济学者还根据工程实践需要,主持编写了我国首部路面排水设计规范,又一次走在了国际前沿。
  路基对于道路的重要性相当于房基对于高楼的重要性。软土地基是沿海地区道路路基普遍面临的难题。从上海早期建设的几条高速公路路基处理,到虹桥、浦东两大国际机场的跑道地基处理,都有同济人的贡献。中国的石油沥青含腊量高,其路用性能不佳,国家不得不每年进口大量的沥青。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严家伋教授等就提出了沥青改性的设想,并率先进行了研究,经过多年的发展,改性沥青已经在全国被广泛地应用,同济的前瞻性研究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同济学者的各类研究成果,已经成功地应用于沪嘉高速公路(国内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宁高速公路、上海F1国际赛车场、虹桥国际机场道面铺装(国内第一条柔性机场跑道)、东海大桥桥面铺装等重大工程。仅在延长路面寿命、减少养护维修频率、道路材料产业等方面,就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道路养护是道路建设的延续,运行管理是确保良好运行状态的关键。姚祖康教授等同济交通学者敏锐的意识到这个重大方向,独立展开研究,先后与北京、广东公路局合作,建立了国内自主研发的第一套公路路面管理系统,开始了我国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公路管理的历程。
  传统的公路设计都是手工作业,纸上绘图,需要大量的时间,而且效率不高。八十年代初,计算机技术在国内刚刚出现,信息时代还远远没有到来的时候,朱照宏、李方教授等便前瞻性地觉察到这一新兴方向的发展潜力,率先将CAD技术引入到公路设计领域,并且研发出国内最早的专业软件,培养了大批应用人才。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设计方法的成熟,CAD技术已经成为全国同行的常规技术。面对新的形势与时代需求,同济在这方面的研究也进入新的阶段,既在道路的三维设计与快速地面测设深入研究,同时又率先发展基于安全与环境的道路设计理论,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理念。新一代的同济交通学者已经将传统的CAD设计技术从以往单纯的提高效率、优化设计转向道路安全评价、事故多发位置鉴别、灾害性气候交通管理等方面,继续保持同济在这一领域的优势地位。在科学研究中融入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注入对生命关爱和对人民的深情,用汗水与热诚铺垫中国发展之路的奠基石——这正是同济交通人一个世纪以来孜孜不倦的理想与追求。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