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同心同德同舟楫 济人济事济天下

来源:上海人大网   时间:2007-04-30  浏览:
记上海杨浦区十四届人大代表李永盛
 
  李永盛,1951年1月出生于上海,现任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历任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地下建筑教研室副主任、研究生院副院长、设计总院常务副院长、土木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院长等。1968年至1977年于上海隧道工程公司工作九年,之后入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专业就读深造,至1985年取得博士学位,为同济大学首届博士研究生之一。毕业留校后作为学术研究骨干参加了数项国家重点项目的研究,其成果多次获得国家和省、市的科技进步奖。1987年和1992年曾应邀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工作学习计两年,从事博士后研究和合作交流,主攻寒区地下构筑物抗冻措施研究。曾主讲“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地下结构有限元解析”、“地下结构粘弹塑性理论”等本科生、研究生课程。1991年获得香港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奖,同年由国家教委授予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中国小组成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国家科技进步奖土木工程评审委员、上海市建委科技委委员等职。
  李永盛曾当选杨浦区十三届人大代表,2006年换届选举时他再次当选为杨浦区十四届人大代表,并成为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之一。
  今年是同济大学的百年华诞,走入校园,百年校庆倒计时显示器首先映入眼帘,随着5月20日校庆日的临近,同济师生的自豪、激动之情与日俱增,全校上下都以极大的热情和认真负责的态度投入到前期准备工作中,力求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同济大学的魅力和形象。作为校庆负责人之一,李永盛代表深感自己肩头的责任更重了。他说,作为东道主,学校虽然压力比较大,但对校庆活动的举办充满了自信。他相信坚持“周到、细心、贴心”的工作原则,校庆盛典举办的一系列富有同济特色的活动一定会使宾主尽欢,共同缅怀先辈、弘扬学术、广大传统、规划未来,家人都说他“累,并幸福快乐着”。
  身为同济人,李永盛代表感到,这么多年来,同济的发展始终与国计民生紧密相连,尤其与上海的建设休戚相关,宝钢、东方明珠、桥梁隧道、世博建设等上海较大的工程无一没有同济的参与。在谈到同济对上海的贡献时,他谦虚地说:“或许我们做的并不怎么好,但这是我们的责任,这就是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矢志不渝的爱国精神、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就是同济精神的概括,也是每个同济人的骄傲。几代同济人就这样经历百年风雨,在逆境中永不放弃,在顺境中善抓机遇,在同舟共济中形成合力,在自强不息中实现目标。
  李永盛代表对自己身为杨浦人也充满了责任感和使命感。20多年来,他一直学习、工作和生活在杨浦,对杨浦有着深厚的感情。近年来,杨浦知识创新区的建设和发展给杨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打造知识杨浦,离不开区域内高校的配合。只有以整合大学资源为主线,实现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的“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推进科教资源一体化、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实现产学研与社会发展互动,才能真正形成“城市的大学、大学的城市”的氛围和环境。同济大学与杨浦区五角场合作,共同打造了同济科技园区,同时借助杨浦区政府所给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已经吸引了200多家优秀的企业落户。依托同济大学土木工程、机电与汽车科学等学科优势,同济大学周边已初步形成了现代设计产业群,不仅为同济大学毕业学子提供了一个自主创业的平台,而且每年为杨浦带来了巨大效益。
  作为两届区人大代表,现在又是区十四届常委会委员,他对代表作用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几年履职下来也积累了不少心得和体会。作为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他认真依法履行职责,多年来他积极参与审议“一府两院”工作,参加视察活动了解全区的发展建设情况,并多次以议案和书面意见的形式向区委、区政府反映情况。他认为高校应该“取之社会,服务社会”,要畅通沟通交流的渠道,让高校更多地参与到打造知识杨浦中来。同济要立足当下,和区政府紧密合作,与街道社区搞共建,多为杨浦做实事。分管产业的李永盛代表看到了科技园区的发展成果,对科技园区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他思考着如何把科技园区进一步做大做实,切实贯彻落实“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核心理念,与杨浦更好地进行合作,获得互惠双赢的良好局面。
  在同济大学积极参与杨浦建设、为杨浦做出许多贡献的同时,杨浦区委、区政府也十分重视对同济大学工作的支持,这次同济百年校庆就成为了全区重要的一件大事。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不仅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宣传,营造浓烈的校庆氛围,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同济大学周围的环境和交通情况进行整治,为同济迎接百年华诞奠定好基础。李永盛代表日前反映的同济大学门前交通问题也得到了顺利解决,四平路彰武路地下通道正在建设中。地下通道的建成将给同济广大师生出行时带来安全和便利,对此,李永盛代表和广大同济师生对政府办事的高效和认真表示肯定。
  “曾经辉煌的工业杨浦,随着经济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前些年在艰难中摸索前进,如今杨浦知识创新区建设初具规模,在‘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核心理念的指引下,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相信不久的将来一个崭新的上海中央智力区一定会在杨浦崛起,和谐杨浦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李永盛代表衷心地说,“‘同心同德同舟楫,济人济事济天下’是同济的理念,同济一定会和杨浦共发展,为全力打造知识杨浦贡献心力。”
      来源:上海人大网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