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是一座建筑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起着遮风挡雨的建筑基本功能,而是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时代印记、历史的见证。一座建筑,往往是城市的新地标,体现了城市的风格与品位,形成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当你步入浦东机场候机楼,或在飞机降落时,就会被眼前巨大的“海鸥”所吸引;在人民广场,外型好似古代青铜器的上海博物馆;上海音乐厅,金碧辉煌的圆顶;五角场中环线,巨型的蛋壳顶……一座座建筑,都体现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城市风范与面貌,是上海城市的魅力所在。
顶,又是建筑艺术与科学的完美体现。顶,被建筑师誉为建筑的“第五立面”,在与其他四个立面相比,建筑师们更是精心勾画,每一处都是“顶上风光”,画龙点睛,很好地凸显了建筑的神韵,体现建筑形式协调与艺术功能,是建筑艺术个性与风采的“眼睛”。
顶,又是科学技术进步的见证。建于上世纪60年代初的同济大学礼堂,采用钢筋混凝土拱形网壳结构顶,直径达40米的巨大圆形,中间没有一根立柱,成为当时同类型建筑的亚洲之最。浦东机场候机楼,是法国设计师安德鲁的作品,是国内首个张弦梁的屋架。铁路上海南站,钢结构透明巨大的圆顶……这些无不体现了建筑艺术与科学技术的完美结合。
顶,你身边的建筑艺术。
(新民晚报 姜锡祥/文并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