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北省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山海关古城,启动实施了山海关古城保护开发建设项目,截至目前,共实施古城保护开发项目31项,完工22项,在建9项,完成投入8.3亿元,重点进行了文物修复和民心工程建设,新山海关“旧”貌轮廓初显。“南有丽江古城,中有平遥古城,北有山海关古城,各具特色,遥相呼应”的古城保护梦想即将成为现实。
山海关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首批国家AAAA级景区。境内的天下第一关、老龙头、长城博物馆、孟姜女庙、角山长城、长寿山等数十处景区驰名海内外。
然而与这些著名景区形成强烈反差的却是山海关古城,经过600多年风雨剥蚀、战火洗礼,古城墙局部损毁严重,古民居破损不堪,城内基础设施落后,百姓生活环境亟待改善。对山海关古城进行保护性开发已刻不容缓。
所幸的是,在中央和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山海关这座六百年古城迎来焕发魅力的春天。中国“古城卫士”、法国“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获得者———上海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等国内一流专家被邀请参与古城保护开发规划设计。按照《山海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保护开发后的山海关古城将恢复头枕燕山,尾入大海,中嵌古城,古城南北有翼城,东西有罗城的大鹏展翅雄姿。古城内将形成五个功能区,即大明城军事体验区、东四坊休闲游憩区、市井文化体验区、历史文化展示区和四合院商住区。五个功能区将贯穿长城文化主线,展示由此衍生的历史、文化、军事、民俗特色,全方位展示古城明清风貌。如在东四坊休闲游憩区,将恢复古茶楼、古会馆、古书院、古酒肆、古乐坊等休闲娱乐场所,让游人尽享古代与现代生活的契合之美。
作为“河北文化一号工程”,山海关古城保护开发还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专门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委员会,已完成了《山海关图志》、《话说山海关》、《山海关传说》、《历史名人与山海关》等系列丛书的样稿。
目前,包括大明城军事体验区、榆关旧市、高丽馆、东北军俱乐部、总兵府复建等在内的9项招商引资项目正在加紧进行。预计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山海关古城将被整体推向世人,届时一座明清风情浓郁、历史文化厚重、万里长城无双、百姓安居乐业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古城”将雄浑大气地展现在世界面前。 农民日报 作者:程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