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针对上海交通运行质量日趋恶化 专家指出5大交通症结

来源:《新民晚报》   时间:2006-07-15  浏览:
     本报讯(记者  鲁哲)人越来越多,路越来越堵,如何利用好十分有限的道路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出行需求,已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紧迫而艰难的任务。在今天上午10时召开的“上海市2006年道路规划与交通论坛”上,同济大学陈小鸿教授为上海的交通症结和发展“把脉”。

     目前上海交通运行质量有日趋恶化、交通拥挤程度日趋加重的趋势,这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多重矛盾的集中反映。他认为目前上海交通存在5大症结:

    ■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吸引大量外来人口,城市客运交通压力与日俱增;

    ■多年来交通设施建设始终偏重于市中心,郊区交通建设滞后,导致整个市域大交通建设的滞后和不完善。交通对郊区、卫星城发展支撑不够,使得郊区城镇发展速度缓慢,规模小,缺乏对中心城人口的吸引力,并最终导致中心城单中心、圈层式蔓延;

    ■单中心城市结构使得中心区功能过度聚集,人口与就业岗位密度居高不下。中心区交通聚集向心性特征突出,放射性道路交通压力大;

    ■蔓延式城市空间拓展对交通出行结构、出行距离、出行时间均产生不利影响,并最终导致道路网、机动车交通需求的成倍增加;

    ■城市布局与发展约束条件制约道路系统扩充和结构调整。交通基础设施虽然在近20年内有了较大幅度增长,但设施规模,尤其是人均设施规模与世界同等大城市仍差距明显。土地、空间、城市保护等资源约束限制了交通设施的扩张。

     因此他认为,应该更新传统交通规划理念: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要全面考虑国家发展战略,必须落实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实现城市紧凑发展。城市交通发展不是被动的配套,而要主动引导城市发展,要用交通的观点来研究城乡布局关系的调整。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