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让学术界造假抬不起头靠什么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6-04-26  浏览: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党总支书记牟建明24日向记者证实,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杨杰,因方舟子和部分网友对于杨杰教授履历存在质疑,已经被免除学院院长职,目前杨杰教授依然在学院正常教学。(《北京晨报》 4月25

    
这些年来,许多著名学者一直在呼吁进行反学术造假。可是,学术界造假丑闻却一直层出不穷,以至于虽然中国最近20年学术论文数量增长很快,但中国在国际学术界的声誉却不升反降,很多国际学者都对大陆的论文持怀疑态度。

    
一国学术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纯洁的学术环境,而要维护纯洁的学术环境,一要依靠诚信自律的作用,二要依靠制度规范的力量,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最近几年,我国学界呼吁道德自律的呼声此起彼伏,网络上揭发学术界造假丑闻的密度也越来越频繁,但是,学术界造假的现象不但没有减少反有增多趋势。究其原因,是我们缺少打击学术造假的制度建设,尤其是缺乏真正的惩罚机制。

    
以学术造假重灾区的高校为例,一些大学出于家丑不可外扬的本位思想,不积极调查学术腐败,使造假事件大多不了了之,或从轻发落。惩罚措施的缺位,使学界学风浮躁,学术造假、学术腐败现象越发猖獗。

    
针对学术造假、学术腐败现象,我们需要建立真正的惩罚机制,抛弃“本校保护主义”,像首尔大学、清华、同济那样态度鲜明地调查,干净利索地处理,才能维护学术的纯洁,维护大学的声誉。 

              靳松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