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上海铁路南站向下挖商机 69000平米商场将现地下

来源:新闻晚报   时间:2006-04-22  浏览:

□ 晚报记者 杨冬摄影报道

  记者昨天从上海南站广场投资有限公司获悉,未来上海铁路南站正式投入运营后,一个总面积达69000平方米的超大型地下商圈将现身南、北广场下层。
  目前,该商圈的整体规划招投标方案正在为有关方面综合比较、评审之中。

  商业人气将超新客站
  “今后,上海铁路南站地下商圈的人气将肯定超过新客站。”昨天,同济大学联合地下空间设计研究所所长束昱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明确表示。在他看来,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新客站,因未能考虑到日后轨道交通换乘的需要,所设置的南、北广场联系通道在诸多功能上存有局限。
  而铁路南站的地下空间开发,将为日后3条轨道交通线路以及长途客运、市域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换乘创造了条件。
  在公共步行通道的两侧设置功能齐备的商铺,形成极具特色的“地下商业街”,这在这在国内是从未有过的。周边地区的商业设置及功能定位,将会因南站的正式开通引来“颠覆性”的变化。

  商业行为“由上至下”转向
  目前的新客站南广场周边已经形成了非常密集的商圈,过往行人的商业行为在地面建筑内便可完成。然而,铁路南站即便建成,地面上也大多是交通设施,如停车、购物、存放物件等商业设施却更多地转向了地下。
  铁路南站一带地处上海南部,城区开发度相对较新,地上、地下空间开发余地较大,要想形成大规模、立体式、多层面的换乘系统可行性更高。
  上海铁路南、北广场下部共分地下一层、地下二层,地下空间开发总面积达到了11万平方米,公共通道仅占到1/4左右。其中,地下一层主要供行人步行换乘需要,地下二层今后将作为公共停车场。

  枢纽商业辐射半径500米
  除运营中的轨道交通1、3号线外,今后还将有另一条规划建设中的轨道交通线路经停上海铁路南站区域。束昱则认为,以每个站点周边半径最起码500米的商业辐射效应,三线交汇的上海铁路南站枢纽站点的辐射范围将有多处“重合”之处,其商业效应非一般单个站点所能相提并论。
  位于最中心地带的铁路南站大型地下商圈,无疑是南站地区商业效能最为集聚的地方。这在世博会召开之后会更明显。

  记者提前探营
  “地下商场”已列入指示牌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上海铁路南站。尚未步入位于地下一层的地下商场,竖立在北广场
  N4入口附近的一块指示牌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铁路南站进站、轨道1号线、3号线、南广场公交站、长途客运南站、地下商场等功能性场所,均在这块全新的指示牌上得以一一标明。
  顺着楼梯,记者下到正在装修中的地下商场。步入其中,感官方面非但没受任何压抑、闲置,偌大的敞开式空间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只见大致呈弧状的地下商场内,商铺构造基本为钢结构加玻璃幕房。加上自然采光,整个商场通透而明亮。
  采访其间,恰逢工程人员在就地下商场的灯光进行调试。当商场内部的灯光全部开亮时,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商场的光线显得更加柔和。步行通道的上方,到处都是有如“南广场进站”、“南广场、老沪闵路”等指示性标志的灯箱。
  真正置身地下商场才发觉,上海铁路南站的地下步行系统果真“四通八达”。通向南广场的联系通道口子、通向北广场地面的口子、通向长途客运站的口子等等,一不小心还真得被弄“晕”了。好在各个“关节”部位都有明确的指示标志,可让过往行人轻松识别。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