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汽车企业面临商机与责任

来源:《华东新闻》   时间:2006-03-27  浏览:
   41日,新的汽车消费税政策将出台。与预期相同的是,大排量汽车的消费税率大幅度上涨,其中以30以上排量上涨7—12%为甚,而小排量车的税率由原来的5%下调至3%,抑大扬小用意明显。为了赶上税率调整前的末班车,不少购车者纷纷抢购。

  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等6部委发布的3月底前各地取消限小的规定大限已近,上海已率先用限污解禁限小。这表明,限制高能耗、鼓励小排量汽车,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上述两项政策,从表面看涉及更多的是引导消费者选购和政府部门大力推动,汽车生产企业似乎处于被动地位。

  新政带来新商机

  目前,北京、上海等国内大城市相继推出高污染车限行的举措。这对许多跨国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家不啻为一个利好消息,纷纷加大在华投资力度,抢滩国内汽车环保市场。美国天纳克公司近日宣布,2006年全力拓展中国业务,在上海建立合资排气系统技术中心,在苏州建立首家独资橡胶件产品工厂,在合资的北京蒙诺减震器有限公司的股份增至65%。

  同时,上海的机动车环保新政不但促使众多私家车用户弃旧迎新,也触及全市庞大的班车市场。上海的班车市场容量高达8万辆,70%的用户面临重新换车的局面。一些国际知名企业在换新班车时采取一步到位策略,直接将选购标准锁定在达到欧Ⅲ标准的高端轻客产品上。有关人士称:以前选购班车时主要考虑价格、服务、品牌等因素,现在排放标准也成为重要因素。

  目前上海的企业班车多为轻型客车,很多要么没有达到国Ⅰ标准,要么勉强达到但是车型陈旧。记者在市场看到,除了南京依维柯都灵V系列以及丰田少数进口轻客车型之外,其他品牌在上海市场还没有上市国Ⅲ车。据了解,主要原因是一些汽车生产企业考虑成本因素,不愿意或不积极提前使产品环保达标。

  社会责任也是竞争力

  机动车环保新政,既给生产厂家带来了更多商机,也提出了更高的环保要求。近日,上汽通用五菱发起以汽车企业责任与环保发展为主题的研讨会,首次就什么才是汽车企业真正的社会责任展开讨论,并指出汽车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可以通过汽车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来缓解。

  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生存发展并不矛盾。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科研处处长李振京博士认为,汽车企业在赚取利润的同时,应该对环境、社会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负责。现阶段的最大问题,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汽车企业应该将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技术应用到产品中去。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余卓平认为,汽车产业技术应用的主要拉动因素有三:政策出台、科技进步和市场竞争。作为汽车产业中重要一环,以往汽车企业在产业技术应用方面的主动性不强,但是随着环保问题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汽车企业要更主动加强产业技术应用。

  上汽通用五菱副总经理郭吕敏指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国家和企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上汽通用五菱早在2003年就开始研制符合国Ⅲ排放标准的微型车,国Ⅲ标准产品上市后,研发部门又迅速投入到国Ⅳ排放标准产品的研发工作中。对于新排放标准发动机的量产问题,上汽通用五菱也早有安排,在柳州本部,一家年产50万台、符合国Ⅳ标准的发动机厂将于明年正式投产。

  记者以为,对于企业而言,社会责任也是一种软实力。一家对社会不负责的企业,是不可能得到社会的认同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竞争力。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