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我很欣喜地看到中国正越来越重视环境与发展的平衡与协调。”昨天,刚刚获得同济大学名誉教授称号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岑博士在回答同济大学学生提问时说出如上感受。 保罗·克鲁岑博士曾因提出臭氧的形成与分解理论获得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此次来沪参加由联合国环境署主办的学术会议,会议间隙来到同济大学,进行了题为“以人为主的地质新时代”的专题演讲,这也是同济大学近5个月来邀请的第四位诺贝尔奖得主与学生面对面交流。
上海青年报 2005-4-7
同济大学与安徽建筑大学交流座谈会举行
若同济,英长在!
今夏同济,他们一直在!
同济大学出版社携1300余种精选图书参展2025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
首度踏足格陵兰岛和冰岛,同济大学第二届“气候变化与全球治理”极地暑期学校...
同济大学推荐参加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
同济大学出版社携1300余种精选图书参展2025上海书...
首度踏足格陵兰岛和冰岛,同济大学第二届“气候变...
同济大学30门课程获2025年度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
关于征集“月球印象”月面标志物方案的通知
同济大学附属医院5位医务工作者荣获2025年“上海医...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