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本市各界送别李国豪同志

来源:   时间:2005-03-11  浏览:

    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罗干王兆国陈良宇贺国强王刚等曾到医院看望或以不同方式表示哀悼并慰问其家属
    本报讯 上海各界人士近千人昨天下午怀着沉痛的心情,前往龙华殡仪馆,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著名桥梁工程与力学专家、教育家,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第六届政协主席、党组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名誉校长李国豪同志送行。
    李国豪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月23日下午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1岁。
    李国豪同志病重住院期间和逝世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通过办公室转达对李国豪同志不幸逝世的哀悼,并对其家属表示慰问;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罗干、王兆国、陈良宇、贺国强、王刚、朱镕基、李岚清、李铁映、丁石孙、路甬祥、乌云其木格、韩启德、傅铁山、华建敏、陈至立、刘延东、徐匡迪和周光召、钱伟长、钱正英、朱光亚等曾到医院看望或以不同方式表示哀悼并向其家属表示慰问。
    李国豪同志逝世后,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科技部、教育部、建设部、交通部、铁道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全国人大办公厅和民盟中央,以及中央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赵启正、周济、汪光焘、邓楠、吴启迪等来电表示哀悼并慰问家属。
    李国豪同志住院期间和逝世当晚,陈良宇、韩正、龚学平、蒋以任、刘云耕、罗世谦、殷一璀、王安顺、冯国勤、姜斯宪、沈红光、张圣坤、严隽琪、宋仪侨、王荣华和陈铁迪、王力平等曾分别到医院看望或以不同方式表示哀悼并慰问家属。
    昨天下午,龙华殡仪馆大厅气氛庄严肃穆,正中一幅“沉痛悼念李国豪同志”的横幅倾诉着无数人的哀思,两侧前排摆放着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中央、上海市有关部门敬献的花圈、花篮。李国豪同志的遗体安卧在鲜花丛中,上面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
    哀乐低回,前来送行的人络绎不绝,其中有上海市和中央有关部门领导陈良宇、韩正、周济、汪光焘、蒋以任、吴启迪、刘云耕、罗世谦、殷一璀、王安顺、冯国勤、周禹鹏、范德官、沈红光、周慕尧、张圣坤、杨晓渡、严隽琪、杨雄、唐登杰、胡延照、宋仪侨、王新奎以及老同志叶公琦等;有上海市有关方面负责人;有李国豪同志的亲属和生前友好;有他工作过的单位及部门的代表;有他曾倾注无数心血的同济大学的教师、学生和德国等国家的国际友人。人们在李国豪同志的遗体前肃立默哀,鞠躬道别,并献上一朵朵寄托哀思的鲜花,许多人流下了痛别挚友、恩师和亲密同志的泪水。在大厅外,等候着为李国豪同志送行的人们排起了长队。
    送花圈、花篮或发唁电、唁函悼念李国豪同志的还有宋健、韩杼滨、董寅初、谈家桢,张惠新、黄跃金、金炳华、黄卫、李静海、汪纪戎、孙文杰、孟建柱、李金早;上海市领导龚学平、王文惠、吴志明、王仲伟、姜斯宪、杜家毫、包信宝、刘伦贤、厉无畏、任文燕、朱晓明、陈豪、胡炜、王培生、周太彤、王生洪、谢丽娟、左焕琛、俞云波、黄关从、石四箴、王荣华、滕一龙、吴光裕以及张学兵、钟燕群,和老同志陈国栋、胡立教、汪道涵、王一平、韩哲一、夏征农、赵行志、杨士法、杨堤、陈铁迪、王力平,以及部分两院院士等。李国豪同志家乡的负责同志也以各种方式表示深切哀悼或派人专程来沪为李国豪同志送行。一些外国专家学者和其他友好人士也对李国豪逝世表示哀悼。
    李国豪同志1913年4月13日出生于广东省梅县,早年就读梅县县立中学。后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同济大学。1938年赴德国达姆斯塔特工业大学学习,先后获工学博士和特许任教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后,历任同济大学教授、土木系主任、工学院院长、教务长、副校长、校长、名誉校长等。1953年5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选聘为首批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历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土建水利学科评议组组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桥梁与结构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学会联合会会长,上海市科协主席。
    李国豪同志是第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委。
    李国豪同志热爱祖国,政治立场坚定。早在上世纪40年代,他在国际桥梁学术界已享有声誉,毅然谢绝导师的挽留,从德国回到祖国。上海解放前夕,他在爱国学生运动中保护了一批进步学生。“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尽管遭受严重迫害,仍心系祖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潜心钻研学术。改革开放后,他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以极大的工作热情,全身心地关注科技和教育事业。表现出一位党的高级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的高尚情操。
    李国豪同志是我国土木工程和桥梁结构工程领域在国际上的主要代表性人物,自主建设大跨桥梁的首要功臣和学界先驱。他开拓了桥梁结构理论和桥梁抗震抗风理论,先后担任武汉长江大桥建设顾问、南京长江大桥顾问委员会主任。解决了大桥的振动和稳定问题。他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大跨迭合梁斜拉桥的建桥方案,实现了我国桥梁工程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宏愿。荣获多项国家重大学术奖励,被推选为世界十大著名结构工程学家,获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功绩奖。李国豪同志在近70年的教学生涯中,呕心沥血、教书育人,诲人不倦、提携后辈,桃李满天下。1977年获上海市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称号,2003年获首届上海市教育功臣称号。
    李国豪同志广泛团结一切力量,积极推动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在担任上海市第六届政协主席期间,认真落实党中央的统战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充分发挥政协“人才库”、“智囊团”作用,为上海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献计出力。他以高尚的学者风范和人格魅力,积极促进国际科技、教育、文化交流,获得德国政府授予的大十字功勋勋章。
    李国豪同志的一生,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他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祖国的建设和科教事业,成为我国工程科技界和教育界的楷模。

               文汇报  日期:2005.03.11 版次:1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