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新媒体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同济专家谈学习十九大报告的体会:束昱:地下空间军民融合略谈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7-11-06  浏览: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军民融合作为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战略之一,将成为我们今后工作的根本遵循。几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述进一步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他强调,军民融合关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2016年7月,国家发布的《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从顶层设计、具体措施上明确了军民深度融合的愿景、路径和方法。
      统筹交通基础设施、空间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测绘基础设施等建设,是增强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整体支撑能力,是实现军民融合发展的重大举措。作为融合发展载体的城市,其地下空间的军民融合如何更加健康地向深度发展?作为一名长期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一员,我想谈谈自己学习十九大报告的一些粗浅认识。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种类主要有哪些?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是从人民防空工程建设开始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较为和平的国际环境长期持续,地下空间逐渐进入我国的经济舞台和社会舞台。

      所谓地下空间,指的是地表以下或地层内部的空间。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就是将城市空间向地表下延伸,将建筑物和构筑物全部或部分建于地表以下。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主要围绕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市政公用、综合交通、公共服务、综合防灾、仓储物流、能源环保等功能性设施的新建及更新改造需要,在城市地表以下进行建构筑物的建设,也称地下工程建设。

微信图片_20171106162407

上海中心地下空间

      地下工程的类型,可分为应对战争和灾难而修建的城市人防工程,主要有通信指挥工程,物资储备工程、人员掩蔽工程、医疗救护工程、应急救援及疏散工程;有效解决城市交通而修建的地铁、地下道路、地下过街道、地下停车库;有效解决城市道路“拉链问题”而修建的综合管廊及地下污水处理场;有效解决城市防洪排涝而修建的地下雨水储留及深隧;以及地下物资仓储、地下商业街、地下体育馆、地下博物馆、地下图书馆、地下医院等等。

      随着我国新型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低碳城市、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城市双修等的不断提出,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出现了积极、繁复且亟待梳理头绪的复杂形势。比如,我们的城市是单核还是多心、平面还是立体、形态是否网络化、如何最小限度介入环境、如何更加智慧聪明?

      还有,城市交通设施的综合化与地下化、市政公用设施的集约化与地下化、城市防灾设施的地下化与一体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地下化与综合化、城市仓储物流设施的部分地下化、城市生产能源环保设施的部分地下化等等,都是军民深度融合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在城市双修(功能修补、生态修复)的背景下,这种深度融合要求我们必须用创新的思维、创新的路径去实现。

国外军民融合是如何做的?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是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规模化发展的,一百多年来,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呈现出形式多样化、功能综合化、规模大型化、形态网络化、利用深度深层化、建设程度复杂化等特点。

      像全球城市纽约已经发展成里程极长、站点极多、复杂高效的地铁系统。洛克菲勒中心广场建成于1936年,是美国城市中公认最有活力、最受人欢迎的公共活动空间之一。中心由十几栋建筑组合而成,空间构图生动,环境外部富于变化,中心布局上同时满足了城市景观和人们进行商业、文化娱乐活动的需要,所以被人们称之为城中之城。在70层主体建筑RCA大厦前有一个下沉式广场,广场底部下降约4米,与中心其他建筑的地下商场、剧场等相连通,其地下步行系统四通八达。你既可以坐在下沉式广场上看金黄色的火神普罗米修斯雕像和喷水池,也可以在地下街、商场里穿来穿去,很方便。其步行系统,今天看来依然立于潮头。

      伦敦的金丝雀码头也是城市更新的典型代表。这里见证了英国工业革命的辉煌,而今它的复兴也创造了18个月建成7.5座高楼的伦敦建筑业奇迹,但这里更让我流连的是地下。商场都在地下,乘自动扶梯就来到了另一个大世界,地下商场连商场,餐厅接餐厅,而且又同地铁连接起来。甚至地下的上层是商场,下层是地铁线,或者地铁线的上面、旁边又是另几条地铁线。你从这个口子里进去,信马由缰想出来时就到了地面,非常方便。所以有人感慨:英国人也会干事,那地面上那么多寸土寸金的地养花种草,却把缤纷世界都放在地下了。金丝雀颠覆了人们的常识,地上一片天,地下一个精彩的世界。

      还有,伦敦的地下邮政轨道运输系统;巴黎列•阿莱区域的再开发,最终该地区成为大型城市地下综合体建设的典范,拉•德芳斯新城“双层立体化城市设计”;日本东京道路地下综合利用规划,东京首条地下高速路—中央环状新宿线,新宿副都心的立体化更新改造,地下8层的国立国会图书馆,神田川地下调节池——宏伟的城市防洪排涝设施;新加坡的深隧排污系统(长约48 km、埋深20~40 m)及地下100米竖向空间资源统筹开发利用规划等等,成功的案例很多。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都被赋予了城市综合防灾与军民融合的功能,他们采取的是怎样的政策?由于制度的不同、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方式差别,通常采取政策引导、国家采购、分类指导的策略,像美国采取的是首先加强战略层面的引领和指导,避免企业走弯路。国家通过制定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战略规划,在确保国家安全的前提下,通过技术降密处理或通过不同版本的形式发布,有效引导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参军主体合理配置创新资源;再者,建立国防工业能力评估制度,确保供应链体系的安全可控;第三,实施准入管理和信誉评价相结合,实现市场有效监管和资源有效配置的统一;第四,实施军民通用标准战略,实现军民技术无缝对接并降低融合成本。

城市双修,更好利用新型国土资源

      作为新型国土资源的城市地下空间,我国近年来越来越重视。2015年6月,住建部将三亚列为全国“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城市双修)”的首个试点城市,随后在全国推开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以改善城市环境和城市风貌,促城市转型发展。今年,国家发布《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城市双修”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目标,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

      城市修补主要包括填补基础设施欠账,如城市交通(地铁、地下道路、地下停车、地下公共步道)+市政公用(综合管廊、市政场站)+城市公服(地下商业、地下文体)+城市防灾(抗震、防涝、人防),促进多功能城市人防及地下空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生态修复包括山体修复+水体治理和修复+修复利用废弃地+完善绿地系统和促进海绵城市、防洪排涝、地下空间设施建设等。

      城市双修促进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2016年全国开建综合管廊2005公里,预计到2020年达到8000-10000公里,将有一批国际先进水平的地下综合管廊投入运营。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是城市双修和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的引擎和主战场。围绕其建设,让规划引领,将地下步行系统、商业系统、综合管廊乃至综合防灾设施等等嵌入其中,融合地上地下、打通军需民用,高效集约地用好这一新型国土资源。

微信图片_20171106162404

武汉光谷地下空间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曾建设了一批人防工程,应让其在今天发挥最大效用。我们注意到,这个夏天,重庆、武汉、杭州等地又开放了不少防空洞供市民纳凉。除此之外,人防工程还可以开发出游泳池、商场、课堂等等,有些地方利用其建成机械自行车库,都是很好的做法。

      城市双修有效促进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一言以蔽之就是城市更聪明,其引领的人防及地下空间的融合创新发展表现在创建智慧人防、智慧地下管网、智慧停车、智慧综合管廊、智慧地铁、智慧地下空间等系统中,大有可为。

几点建议

      我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指引下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正蓬勃开展,面对大好局面,为保证其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我有几点建议:

      进一步研究挖掘地下空间资源的防护潜能,开拓创新综合防灾和提振经济的新型功能;

      进一步研究修编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利用、协调融合、创新发展的“多规合一”规划;进一步研究集成创新绿色地下空间的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新工法;

      进一步研究创建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2.0及地下空间互联互通、地上地下协调融合发展的城市综合体规划设计投资建设与运营管理新模式;

      进一步研究创建城市地下空间信息数字化、大数据化、三维可视化、智能化运营维护管理平台。

      再者,鉴于我国人防工程的历史与现实,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几个工作亟需开展:创新人防工程权属管理,盘活人防存量资产,充分发挥城市人防的经济社会防灾环境效益;创新人防工程增量投资建设运营管理体制机制法制,强化与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的融合持续发展模式;创新人防工程信息共建、安保与分享机制,创建“智慧人防”系统及大数据管理平台,实现智能化管理;创新人防工程平时功能的多样化,强化与他项地下空间设施的整合建设、互联互通与功能转换,实现人防工程资源价值和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创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指导下的人民防空专项规划。(作者为同济大学地下空间研究中心 教授)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