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口腔医学院范震团队在《先进材料》上发文,为炎症性牙周骨缺损的精准修复提供了创新性治疗策略

来源:口腔医学院   时间:2025-10-31  浏览:

近日,口腔医学院种植科范震主任团队在国际权威杂志《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了题为“Environmental Response Temporal Release Injectable Hydrogel for Controlled Growth Factor Release to Enhance Inflammatory Periodontal Bone Defect Regeneration”的研究论文。文章内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健委等项目的支持。该研究构建了一种可注射、环境响应型多功能水凝胶,为炎症性牙周的骨缺损修复提供了创新性的治疗策略与材料基础。

牙周炎是一种由牙周致病菌感染引起的常见慢性口腔疾病,如何在炎症环境下实现牙槽骨的完整重建,仍是临床重大挑战。载有生物活性因子的组织工程生物材料在牙周的骨再生修复中展现出良好前景。浓缩生长因子(CGF)是一种富含多种生长因子的自体血液制品,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低免疫原性,但传统CGF纤维蛋白胶存在塑形性差、因子释放过快等问题,难以匹配骨修复进程,且其内源BMP-2含量低,成骨诱导能力有限。外源BMP-2虽能增强骨再生,但现有载体(如胶原海绵)释放过快,难以实现持续供给。因此,开发能同时负载CGF提取物和BMP-2,并实现时序控制释放的智能载体成为关键方向。

该研究提出“环境响应-时序释放”策略,设计了动态硼酸酯交联的多功能可注射水凝胶HTF@HA,可共载CGF与低剂量BMP-2。经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证实,该材料在病变的炎症期可因酸性环境触发抗炎分子快速释放,在病变修复期则通过钙磷螯合作用实现BMP-2的持续释放,协同促进成骨与成血管。该体系集抗炎、抗氧化与成骨于一体,实现了“微环境响应+时序释放+多因子协同”的精准调控,为炎症相关牙周骨缺损的智能修复提供了新的研究策略。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ma.202512531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