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第六届全国固废处理与生态材料学术与技术交流会召开

来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时间:2025-04-25  浏览:

4月18日至20日,由中国硅酸盐学会固废与生态材料分会(简称“固废分会”)主办,同济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联合承办的第六届全国固废处理与生态材料学术与技术交流会在上海召开。中国硅酸盐学会理事长高瑞平、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谢文澜、同济大学副校长石振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刘波等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

本届会议由中国硅酸盐学会固废分会理事长、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王栋民教授和中国硅酸盐学会固废分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蒋正武教授担任共同主席,汇聚了来自全国百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和百余家企业的千余位代表,同时开启线上直播,吸引1.1万人次同步观看。

在主旨报告环节,东南大学刘加平教授作了题为《大宗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混凝土可持续方法》的主旨报告,深入分析了混凝土行业在固废资源化利用中面临的成本高昂、环境污染等突出挑战,提出了技术革新、施工工艺改进和绿色建筑理念推广等多维度解决方案,为行业实现绿色转型提供了新思路,有效推动了“双碳”战略的具体实施。暨南大学邢锋教授作了题为《“双碳”目标驱动下建筑固废资源化利用的创新与实验》的主旨报告,展示了其团队在该领域的创新技术与实验成果,验证了固废再利用的可行性和巨大潜力,认为建筑固废资源化利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应该提升建筑固废资源化水平亟需加强技术研发、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健全市场机制,并加强公众意识引导。潘智生教授介绍了“加速碳化技术”在废弃物资源化中的应用前景,展现了其在建筑减碳与资源循环中的巨大潜力。此外,郅晓教授、马国伟教授、肖建庄教授、王栋民教授、陈忠平教授、李宗津教授、王发洲教授、Moncef L.Nehdi教授和申培亮教授,分别围绕低碳建材研发、增材制造、建筑固废资源化协同创新、材料基因组与人工智能融合、城市矿产开发、长寿命混凝土、工业固废碳矿化与新材料设计等前沿课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系统研讨,为推动固废资源高效利用与绿色建材技术进步提供了多维度的理论支撑与技术方案。

除主会场12场精彩主旨报告外,大会还设立了“煤基固废”“建筑固废”“冶金渣”“尾矿与再生砂石”“工业副产石膏”“3D打印”“危险固废”“碱激发胶凝材料”“低碳混凝土”“矿化材料”“道路材料”“生态修复材料”“外加剂”“有机-无机复合资源化”“古建筑修复材料”等18个平行分会场,累计开展309场专题报告。同时举办了Pre-course新晋博士国际论坛,10余家企业在现场展示了前沿产品与技术。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