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学校多支教师队伍赴各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来源:教师工作部   时间:2024-07-17  浏览:

710日至13日,校党委教师工作部与统战部、校团委联合开展2024年教师暑期社会实践活动,130多位来自学校教学、科研岗位的教师以及学校附属医院医师,分别组成高层次人才实践团”“海归教师实践团”“骨干医师实践团党外知识分子实践团4支实践团,分赴四川宜宾、河北雄安、浙江黄岩和重庆等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除4支教师实践团之外,今年继续开展“师生同行”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对申报2024年同济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项目进行择优资助。经申报、遴选,15支师生同行实践项目获得资助。15支实践队将在暑期分赴江西、贵州、重庆等14个省市开展乡村振兴、红色文化传承、产教融合等多个主题的实践活动。

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冯身洪、校党委副书记吴广明、副校长许学军分别带领雄安实践团、黄岩实践团和宜宾实践团开展活动。

海归教师雄安实践团参观了雄安新区规划展示中心以及我校在雄安新区参建的多个项目,并赴河北正定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的岁月,在西柏坡亲身感受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同时,在雄安还举行了“同济大学思政教育基地”的挂牌仪式,这是学校继宜宾、黄岩之后第三个思政教育基地,旨在通过同济智慧助力雄安高质量建设的典型示范,弘扬爱国奉献的同济精神。

今年,学校首次组织附属医院医师实践团,来自学校12所附属医院的40名骨干医师参加了黄岩的实践活动。实践团实地走访了常青院士、吴志强院士等团队规划的历史文化街区及文化遗产修复项目,参观了杨贵庆教授主持建设的布袋坑村以及沙滩村、下街村等乡村振兴示范村,并赴抗战时期中共黄岩县委机关旧址纪念馆参观学习。通过活动,促进了各附属医院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同济与黄岩十年校地合作 “共建共享的引凤筑巢模式”的优秀经验与建设成果,让来自各附属医院的医师们作为同济的一员深刻感受同济人在各领域以科教服务社会的济世精神,增强了同济大家庭的凝聚力。同时,通过各附属医院骨干医师与黄岩地区医疗界的深入交流,进一步促进同济与黄岩多领域、深层次的合作。

高层次人才宜宾实践团参观了赵一曼纪念馆、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李庄抗战时期同济大学学校旧址,调研了多个宜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在宜宾学院求实会堂,现场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来宜宾学院考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宜宾学院,高层次人才与宜宾学院相关学科负责人展开交流座谈,双方就学科发展规划、学位教育及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同济教师结合自身经验为宜宾学院建言献策。

党外知识分子重庆实践团围绕“学习红岩精神,不忘合作初心”主题,先后听取“红岩精神”专题辅导报告,参观渣滓洞、白公馆、周公馆等革命纪念场馆和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现场感受了周均时、胡厥文等一批同济前辈为共和国奋斗的革命精神,进一步增强了对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认同和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自信;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之际,实践团成员专程赴广安实地参观了邓小平故居,感受这位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者伟大的一生。通过活动,实践团成员深入体悟了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团结合作历史,加深了对“统一战线重要法宝作用”的理解认识,增强了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一名党外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实践团成员立足本职工作,进行深入交流,积极建言献策。

其间,各实践团还组织召开了多次座谈会,畅谈实践的收获和体会,并就考核指标的设置、科研与教学的平衡、研究生名额设置与培养、学科交叉、科研用房以及附属医院如何与学校、地方更好地开展交流合作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冯身洪、吴广明、许学军在与实践团教师交流中指出,同济大学建校117年来,学校的发展始终与国家民族社会的发展始终紧紧联系在一起,处于现在这样年代,我们教师一定要有崇高的追求,真正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毕生的使命,从校史中汲取奋发向上的力量,从实践中体悟同济人“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的精神,充分意识同济大学身上肩负的社会责任,加强校地合作,以教育科研服务社会,努力把这次社会实践的成果转化成促进本职工作的精神动力。学校一直在尽最大的努力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和相关政策,调整和完善分类评价体系和评价指标,做好教师健康、子女入学等一系列保障工作,服务好老师,让老师们心无旁骛地开展各方面的研究教学服务。学校目前正努力朝着数智化、绿色化、融合化的发展方向转型升级,希望老师们以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提出的“巩固、调整、转型、提升”为工作主线,奋发上进,积极争取各种资源,教研相长,凝聚理念共识,形成磅礴奋进的力量,书写教育强国的同济新篇章。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