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质生产力 探索学科前沿——同济大学学科发展系列报告会第四场开讲
来源: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部
时间:2024-06-13 浏览:
6月11日下午,发展新质生产力,探索学科前沿——同济大学学科发展系列报告会第四场举行。同济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出席并讲话,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吕培明,浙江大学数字法治研究院院长孙笑侠,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马忠法,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原院长、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李垣,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原院长、上海科技大学创业与管理学院学术院长毛基业,同济大学法学院院长蒋惠岭,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谢恩,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于馨淼等专家学者出席报告会。
郑庆华指出,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是同济大学迈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任务,是建设具有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人文社科需要守正创新,把握变与不变,面向国家需求,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到实践实训平台进行变革,推动人文社科与理工医科交叉融合发展,将经济管理、法学、知识产权等学科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数学等学科深度融合,致力于建设具有同济特色的一流人文学科,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的影响力。希望各学院通过学科发展系列报告会,进一步凝聚共识,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资源对接,取得更大成效。
报告会上,蒋惠岭、于馨淼、谢恩分别作主题报告,共同探讨各自学科的前沿发展和创新方向。
蒋惠岭在题为《立时代潮头 育法治英才 发思想先声——同济法科风雨同行八十载》的报告中,回顾了同济大学法学学科的建设历程,阐述了法学院在新时代法治教育方面的多项创新。他表示,同济法科肩负“立时代潮头,通古今变化,育法治英才,发思想先声”的使命,秉持“立主流、强基础、建特色、国际化”发展理念,并具有清晰的发展定位,即法治人才培养者、法治理论引领者、社会服务提供者、国家发展支持者和国际法治推动者。在新的历史时期,同济大学的法学学科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以“全面依法治国”为主题,将国家的数百项法治建设举措作为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内容。学院紧扣国家对各类法治人才的需求,创新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大力发展实践教学、职业化教学,培养了一大批德法兼修的卓越法治人才。在法学研究方面,学院已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数字法学(人工智能法)、知识产权法、金融法、工程法学、司法学、欧洲法、德国法、意大利法等领域形成了具有标识性的理论观点,特别是在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赋能、学科交叉融合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特色。法学院已启动打造一流法学院的行动计划,以“数智化、绿色化、融合化”驱动学科转型升级,打破学科边界,凝练学科方向,重点培养复合型法治人才和涉外法治人才,努力将法学院建设成为治国理政栋梁之才的摇篮和法学学术的神圣殿堂。
于馨淼在题为《支撑知产强国建设 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知识产权一级交叉学科建设探索与实践》的报告中,汇报了知识产权学一级交叉学科建设探索与实践。立足上海、面向世界,以国际合作、学科交叉为特色的同济大学知识产权学科已走过20年的发展历程。学院构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国际网络融入为特色、以知识产权综合性教育和高端实务能力培养为目标的RICH全方位学习体系,培养扎根中国大地、具备国际视野、服务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已初显成效,有6名毕业生进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日内瓦总部工作。进入数智化时代,学院全面启动知识产权学科2.0建设,积极融入同济大学数智化、绿色化发展规划,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学院以交叉学科研究范式,深入探讨数字时代知识产权议题的演进、复杂性和挑战,规划建设知识产权数智创新中心。学院聚焦于激励绿色创新的全球知识产权变革,围绕绿色金融立法、绿色技术专利开放许可、绿色企业国际合作网络等开展学术和智库研究。未来,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将继续在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深入探索我国知识产权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最佳范式,奋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知识产权学院。
谢恩以《蓄力未来 协同焕新——“三化”融合推动经济与管理学科创新发展》为题,介绍了经济与管理学院四个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和应用经济学的发展现状与特色优势,以及当前技术变化与环境约束带来的变化与挑战,重点分析了如何通过“数智化、绿色化、融合化”打造学科新质生产力。他表示,近年来,经管学科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取得新突破,顶级期刊发表能力跃升显著,学院教师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强化科技创新,在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中取得突出成果。面对数智时代的变化与挑战,学院将开展面向“数智化、绿色化、融合化”的学科战略变革,推动涵盖跨学科平台和队伍建设的科研交叉融通,逐步实现面向人工智能的科研范式转变。融合学科优势,面向行业需求提供整体方案;聚焦金融与科创领域,以“硬技术”更好地回答“软问题”;以问题导向引领微观研究,支撑宏观政策设计,破解经管“新问题”,助力各领域科研成果转化。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将积极构建“数智+融合”新模式,创新专业设置、课程模块开发、实训环节建设,构建多元融合的国际网络,发展高质量国际化。为此,学院还将建设“数智经管”,搭建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促进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以全面推动学院建设国内顶尖、世界一流的经济管理类交叉学科,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劲推动力和支撑力。
在院长与嘉宾对话环节中,各位专家对三位院长的学科发展报告作了点评,给予肯定,深入探讨了当前这些学科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策略,围绕如何推动同济法学学科、知识产权学科、经济和管理学科实现“数智化、绿色化、融合化”转型升级,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从多个方面积极建言献策。
(图/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