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同济大学文科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发布《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

来源:党委宣传部、文科办公室   时间:2024-01-05  浏览:

1月4日,同济大学文科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校召开,以“凝聚发展新共识,构筑发展新格局”为主题,共绘同济文科高质量发展“路线图”。会上,《同济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发布,为学校文科未来五年发展发出了“动员令”。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徐青森作视频致辞,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闵辉出席并致辞,校党委书记方守恩、校长郑庆华出席并讲话,校领导冯身洪、吕培明、方平、陈义汉、娄永琪、石振明、许学军等出席,校党委副书记吴广明主持。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宣传处处长耿绍宁、副处长张晓飞,学校职能部门、文科学院负责人,理工医科学院负责人或代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和智库平台负责人,文科学院学科带头人与教学科研骨干以及学生代表参加会议。

徐青森表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党的二十大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力量,同济大学召开文科高质量发展大会,是同济人主动谋划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蓝图的重要举措。希望同济大学坚持 “两个结合”,在创新理论研究阐释上彰显同济力量;回应时代变革,在新文科发展道路上展现同济优势;着眼融通中外,在国际合作交流中唱响同济声音。期待同济大学在推动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同舟共济、奋楫争先,谱写新的时代篇章。

闵辉表示,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我们的思想之光和文化之魂,是推动一个国家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同济大学认真落实中央和上海部署要求,聚焦谋划哲学社会科学的长远发展,取得了一系列可圈可点的成绩。希望同济大学坚持马克思主义引领,把握正确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坚持文理交融之法,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双向奔赴;坚持立德树人之本,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

方守恩在总结讲话中说,新形势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地位更加重要、任务更加繁重,高校理应承担更大责任、发挥更大作用。学校今天组织召开文科高质量发展大会,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重要讲话精神的实际行动,也是进一步细化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关于文科发展战略部署的具体行动。会上,“精品文科,共享联动”发展理念和丰富内涵进一步得到深化和拓展。

结合大会主题,方守恩提出了三点意见:

一要坚定不移地发展文科、发展好文科是同济的基础性、战略性任务。文科在全面加强学生思想引领、丰富同济精神内核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发挥着无法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必须将发展文科作为综合性大学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这是大学精神存续、文化思想繁荣、健全人格塑造的基础性工程。

二要总结过去、对照标杆,同济文科还有巨大成长空间。同济文科要把握时代赋予的发展机遇,全面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重大需求,努力建设最能够体现中国思想、中国文化、中国制度、中国方案,同时也具有同济精神、同济风格、同济气派的精品文科。

三要面向未来、服务发展,建设世界一流中国特色同济风格的“精品文科”。同济文科作为全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要全面推进七大行动,形成与学校整体发展水平相匹配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格局,有力引领和支撑学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郑庆华表示,学校始终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此次在新年伊始召开文科高质量发展大会,旨在高质量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推动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部署落地落实,进一步强化文科在学校立德树人中的基础地位和功能,深入研究探讨新时代新文科建设的路径方法,更好回答“教育强国,同济何为,文科何为”的时代命题。

郑庆华就推进同济文科高质量发展提出三点意见:

一要促融合、育生态。同济文科要与理工医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推动形成大合作、大联合、大协同,不断强化对现代科技文明的哲学追问,按照“学科布局精简、学术品味精致、学术成果精品”的新发展理念,实现“软硬结合”,打造文理医工交叉融合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成就的新的学术生态。

二要聚人才、建高地。同济文科要汇聚一批哲学社会科学的“大先生”,大力引进和培育学科领军人才,不断夯实优秀青年人才队伍基础,通过学术大师的文化感召和教师们的言传身教更好地培根铸魂。在优势领域积极探索新型科研组织模式,加强有组织科研、有组织社会服务,构筑体现同济风格的文科大平台。

三要创精品、立学派。同济文科要扎根中国大地,立足“两个大局”,围绕当代中国和世界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发现和研究真问题,探究真方法,拿出真本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实践创新,打造世界一流、中国特色、同济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派。

常务副校长吕培明以《凝聚发展新共识,构筑发展新格局,开启新时代同济大学文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题,作同济大学文科发展工作报告,全面回顾了五年来学校文科发展取得的成绩,分析了文科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诠释了以“服务精心育人、构建精致学科、建强精干队伍、开展精深研究、铸就精品成果、提升精细管理”为特征的精品文科内涵,提出精品文科发展理念和发展目标,部署行动计划和发展举措。

根据《同济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学校将坚持“稳规模、调结构、重交叉、提质量、树精品”的精品文科发展方略,促进文理医工交叉融合,做出特色、做强主流,全面提升学校哲学社会科学核心竞争力,加快构建具有同济风格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学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提供有力支撑。

行动计划的重点任务包括七大行动,分别是:党的创新理论引领行动、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行动、学科发展质量提升行动、人才队伍体系建强行动、学术研究实力增强行动、高端创新平台打造行动、深化评价体系改革行动。

会上,作为文科学院和机构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蓉,外国语学院院长吴赟,设计创意学院院长胡飞,原常务副校长、上海市重点智库同济大学城市发展与管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伍江,先后以《开放与共融——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式发展》《因势而新:外国语学院的超常规发展之路》《主动“八有”国际化,赋能设计学学科高质量发展》《以“城市”主题塑造“同济特色”新型智库品牌》为题作了交流发言。

大会还设置了9个分会场,与会人员围绕学校文科发展工作报告和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重点围绕文理医工交叉融合、创新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文科队伍建设、举全校之力办智库等议题展开交流讨论。方守恩、郑庆华等校领导分别参加了各分会场讨论。各分会场代表在会上汇报了交流情况。

大家表示,文科是学校综合性大学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科发展对于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次大会召开为学校文科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令人鼓舞。文科要主动融入学校事业发展,遵循文科发展规律,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推动文科与理工医科交叉融合“同题共答”,坚持人才引育并举,加强智库平台建设,推动“行动计划”落地见效,探索同济特色精品文科发展道路, 共同提升同济文科的学科实力和影响力,为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贡献同济智慧和力量。

近年来,学校文科发展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在文科学科建设、科学研究、队伍建设、智库与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精品文科发展形成新格局,学科发展质量全面提升。在新一轮学科评估中,文科整体学科实力明显提升,A类学科分布更加优化。优势学科发展亮点纷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取得新突破,获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设计学连续6年领跑亚洲,管理科学与工程、设计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产权4个学科入选上海市高峰学科建设。学科交叉融合呈现新态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学科群建设卓有成效,创新学科交叉机制,强化人工智能赋能,交叉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瞄准国家重大需求与学科前沿前瞻布局交叉学科建设,设立知识产权一级学科博士点,筹设区域国别学交叉一级学科博士点。

科学研究取得新突破,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稳步增长,屡创新高,五年来共立项200余项,承担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能力不断增强,五年来获重大重点项目40项。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高质量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五年获得省部级以上人文社科类奖项50余项,9项成果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质与量创新高。

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高层次人才数量持续增长。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的谋划布局,健全重点学科领域一流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加大优秀青年人才引育力度,师资队伍结构逐步优化。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与学术能力提升,促进一批哲学社会科学学术领军人物的涌现和中青年学术骨干的迅速成长,近30人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

智库与平台建设取得新成绩,咨政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聚焦“城市”与“德国(欧洲)”主题,打造同济特色新型智库体系,在人民城市、生态文明、人工智能、科技创新、文明互鉴等领域形成一批多学科交叉平台,省部级以上文科智库平台增至26个。实施“智库研究培育计划”,聚焦重点领域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储备性研究,智库研究成果质量显著提升,五年来获重要批示的决策咨询报告数量实现质的飞跃。

                                                                                  (图/江平、周游  视频/武毅翔)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