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如画,时光恰好。学校收到了许多2022级研究生新鲜人的来信。他们说:“我选择同济是因为……”“他们说我热爱同济是因为……”“我希望的未来会是……”让我们一起听听研究生新生代表畅谈追梦路上的感想。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程鑫宇
四年的本科学习生活,我在同济这个大家庭里遇见良师、寻得益友、求得学识。在与城规学院师生相处的时光里,我时刻感受到为人而设计、为更好的城市生活而设计的价值理念。我非常开心未来三年能继续在母校完成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继续与一群怀揣着赤子之心的人一起扬帆起航。先进的城市设计联合实验室里,强大的研究设计团队中,同济人正在绘制着更美好的未来城市生活图景,有幸成为其中的一份子,我将继续展开对城市公共空间和建筑群体的研究,为创造更高品质的人居环境而开展设计。
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博士研究生温嘉庚
同济最初吸引我的是她的校训——“同舟共济”。这是付出、参与、努力、奉献的信念,更是敢为人先、勇于承担的胸怀。谁与同舟,何以共济?值此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国家同舟共济,才是年轻人的未来所在。我期待戴上同济校徽,与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的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做那划船济世的桨。人工智能是当下各国纷纷争抢的前沿领域,其交叉学科的应用更是全方位地推动着各个领域的快速发展。很荣幸来到同济,成为探索这个新兴领域的一员,我将围绕当前人工智能图像识别领域模式识别和感知精度提升等难点问题,探索人工智能与各学科交叉应用的技术与方法。
土木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孙源
夏令营时,我曾漫步同济校园,向往之情由此而生。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皆由老教授们亲自设计;毛主席的悬臂、图书馆的翻页设计承载了不少力学巧思……土木既是美妙的设计艺术,也是精密的计算艺术,更是重大的责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是一代代同济土木人不约而同的选择,未来的博士学习生涯,我将扎根工程风险、韧性城市建设等关键领域课题研究,充分利用同济地下系及隧道五室的平台,为降低自然灾害对人类工程及社会的影响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真正做到“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田于锋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到同济读书是什么感受,那便是“梦想照进现实”。从高考失利到“误入”成教,从考研上岸再到同济读博,那些漫长而难熬的日子里,小小的梦想在无数次“从零开始”中慢慢开花结果。一路走来,我要感谢那个坚韧勇敢的自己,更要感谢包容并蓄的同济。能来同济深感幸运,先进的科研设施、浓厚的学术氛围、前沿的学术动态,为我们的成长蜕变提供了广阔天地。在同济的日子里,希望自己能够在交通运输工程行业“百炼成钢”,借助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的平台,依托先进道路工程材料等关键课题,为祖国路面材料关键技术做出自身的贡献。
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刘汶竹
同济对我而言,是一种向往。尤其当我看到现实版“老人与海”,八十多岁的汪爷爷仍奔赴在海洋研究的一线,为科研下潜深海,我更加坚信“同济值得”。那是一种“同舟共济”的信念,这种信念无关年龄,不分专业,希望未来的我也能拥有这份关乎同济天下的烙印。读研期间,我将努力探寻深海的奥秘,争取在海洋地球化学的前沿领域如深海铁锰结核等方面深造,发挥自己的光和热,我相信“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数学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高翔宇
同济四年的本科学习生涯,对我来说就像在一条宽阔的河流之中徜徉,河畔吸引我的风景就是计算数学。虽然真正接触计算数学的研究团队只有大四一年,我已经充分感受到这门学科的活力以及这个团队的温馨和创造力。博士阶段的学习,希望能走出属于我们这一代同济计算数学人的万里丹山路,在研究Kaczmarz方法等大规模系统快速算法,以及金融模型背后的差分方程理论之余,可以让更多人感受到数学、数据的魅力,微分困难、积分努力,在数学研究中书写自己的人生公式!
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吴晟钰
作为同医学子,我曾庄严宣誓:“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学医路上,是导师说的“病人不会按照课本重点来生病”让我明白,医学知识永远没有重点与非重点,唯有躬身、方得深知;是导师说的“对医学和科研要有赤子之心”让我铭记于心并更加坚定地走下去。怀着对新生命的热爱,我选择了产科——一个永远充满生命力与希望的科室,这也意味着,肩负的责任重大,但热爱和使命感让我愈发坚定自己的步伐。我将常怀赤子之心,谨记医学誓言,握紧同济医学人的接力棒,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梦想。
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裘清源
七月,我收到了来自同济马院的录取通知书,这是我人生中崭新的起点。一纸新笺,承载着太多的努力与坚持,也开启了无尽的憧憬与理想。未来三年,我将在同济这座百年学府,踏入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殿堂,从经典中汲取信仰的力量,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浩瀚星空下,培养自己的思辨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以本科专业泰语为载体,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争取成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所需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