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学科交叉、产教融合,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2022高校学生人工智能训练营(同济大学)圆满落幕

来源: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   时间:2022-08-26  浏览:

8月21日至26日,由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高等教育司指导,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办、同济大学承办,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教育部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前沿科学中心、教育部科技委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技术专委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协办的“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计划”2022高校学生人工智能训练营(同济大学)”在线举办。

8月21日开营仪式上,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夏娟代表项目主办方讲话。她指出,把握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态势,找准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人工智能高端人才是教育的重要使命。她向学员提出三点期望:一是主动把人文交流理念融入人工智能的学习和对外交往工作中;二是要珍惜学习机会,学好专业知识,夯实成长基础;三是在强化专业的同时,注重提升人文素养、人文交流意识与能力,注重拓展国际视野,实现个人成长进步和人工智能事业的双持续发展。

同济大学副校长童小华表示,此次训练营旨在通过汇聚国内外人工智能优质教育资源和产业资源,搭建开放共享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平台和中外人文交流产学研合作平台,更好地推动高校将理论学习与产业实践相结合,培养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人工智能师资队伍和高端人才。希望各位学员通过本次训练营的学习研究,碰撞出更多的智慧火花,收获更多的真知灼见,成长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

开营仪式后,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副校长唐立新教授代表教育部科技委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技术专委会作了题为《人工智能在科学中的应用》的首场“名师讲堂”报告。

聆听14场名家系列讲座,开展多场企业授课

此次训练营包含“名家讲堂”系列讲座、企业授课、分组课题实训及成果汇报展示等多种形式、多个环节,开展互动式学习。

紧密结合人工智能理论发展前沿,为期6天共14场“名家讲堂”先后邀请到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做系列讲座。他们是唐立新教授、Lihua Xie教授、Xianbin Wang教授、薛忠教授、胡斌教授、Jie Huang教授、边宁教授、Bart De Schutter教授、Zongli Lin教授、严怀成教授、Benoit Iung教授、Zhongping Jiang教授、周颖教授以及Benmei Chen教授,讲座内容涵盖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以及在无人系统、智能网联技术、医学影像、高层建筑灾变智能检测等方面的应用开展。

紧密围绕人工智能社会重点需求,在“企业授课“环节,邀请到上汽创新研究开发总院智驾标定负责人孙伟以及深兰科学院技术专家马庆华,带来了智能驾驶、深度学习与应用等精彩讲座。

17个跨学科团队开展课题实训,高校导师和企业导师联合指导

开展分组课题实训,由高校青年科学家和企业导师联合组成产教联合导师团,是此次训练营的重要特色。来自阿里巴巴达摩院、百度、科大讯飞、商汤科技、西门子、药明康德等人工智能头部企业的专家,聚焦特色技术领域,并结合学员基础与兴趣特长,设置了17组实训课题。在整个训练营期间,企业导师与高校教师通力合作,全程指导学员。全体学员在6天的训练中,发挥各自所长,克服困难,快速成长,最终高质量地完成了所有课题。训练营的收官之日,学员们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的课题研究成果,精彩纷呈。导师团的各位导师对每组汇报逐一点评,对学员们的研究过程进行了总结指导与建议,指出了下一步可能的研究方向,鼓励学员们不断思考、不断探索,未来大有可为。

本次人工智能训练营吸引了来自全国36所高校的183名学员,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科学、控制、信息、通讯、土木、交通、机械等20多个专业领域,学员们对人工智能交叉研究都有着浓厚兴趣,每个小组都是一个跨学科交叉研究团队。导师们表示,不同的专业背景为同学们提供了探索问题的各自独特视角,通过朋辈学习与互助研究碰撞出了创新的火花,让研究的内容更深入、更多元,更体现交叉,为求解诸多问题提出了更多可能性。同时,联合指导的形式也有利于高校将理论学习与产业实践相结合,更好地促进产教融合。

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共同促进创新人才培养,学员深感获益良多

“感谢为我们提供这次学习交流的机会!在这次的训练营中,拓宽了我对人工智能的认知范围,认识到了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魅力,相信这些内容将会对我今后的科研工作带来更多启发。 “训练营学员、同济大学2022级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生马家骏说。

参加训练营的学员们纷纷在微信群分享感悟,深感获益良多。学员乐雯歆说:“很荣幸在本科阶段就能够有机会参与到同济大学组织的人工智能训练营暑期学校活动,我不但从各个老师的讲座中了解到了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内的前沿发展与应用,更开拓了眼界,提升了整体的认知水平,也明确了自己要更加努力的目标。“

学员李成希说:“短短几天时间,我们的小组成员一起学习、互帮互助、同舟共济,学会了医学影像处理的基本流程和方法。感谢组织者的辛勤付出,感谢各位老师的倾囊传授。”

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负责人表示,此次训练营旨在发挥同济大学交叉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的优势,通过高校导师和企业导师联合指导课题实训的形式,进一步促进产教融合,是科学中心拔尖创新交叉人才培养的有益尝试。希望各位学员通过这次训练营能进一步培育学科交叉的科研兴趣,激发科研创新潜力,善于将人工智能的概念、技术和方法应用到各自的研究领域。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