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他们冲锋在前,用自己的行动撑起了一方天地——记疫情防控一线的最美环境人

来源:校工会、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时间:2022-04-29  浏览:

疫情期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有这样5位辅导员,他们冲锋在前、坚守一线,用自己的行动带动全院班主任、支部书记,共同为1480名学生撑起了一方天地。在连续40多天的校园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中,他们组建学生志愿者、召开疫情防控会、连续发布30多份学生疫情防控工作日报,做到信息上通下达,稳定学生情绪。他们的身影分布在四平路主校区、彰武路校区、铁岭路校区、博士生公寓等学生社区,与学生吃住在一起,保障学生生活与安全;组织核酸检测、每日信息摸排、精准掌握每位学生动态;开展严格的闭环管理,保障物资配送、就医买药渠道畅通,贴心满足学生需求。正是他们用攻坚克难、众志成城的决心,随时待命、快速响应的工作状态,带领全院学生上下一心共抗疫情,彰显了同济环境人最美的模样。

学院学生工作的“主心骨”

3月9日以来,学院党委副书记陆丽君吃住全在办公室,无论深夜还是清晨,总能看到她忙碌工作的身影,成为辅导员与学生们的“定海神针”。她的守护日记,是数十场学院师生交流会无一缺席,严格落实学校学院的防疫政策;是细致部署各项工作,事情有人管,工作有方法,件件有回应。她时刻关心学生的动态,总是等到学生安置好,有回应才放心。她陪同学生就医,在校医院外的寒风中等待到深夜,这个夜晚原是亲人围坐为她庆祝生日的时刻。她是环境学院的“代言人”,是辅导员口中最贴心的“陆姐”,是学生们心中敬重的陆老师。近日,在坚守本职工作的同时,她又入住博士生公寓,成为博士生们的“总指挥”和“大家长”,完善落实楼宇内四级工作体系和专项任务体系,树立楼宇“命运共同体”意识,用自己的专心、耐心、细心、贴心将温暖和力量带到更多的地方。

时刻秉持为师生办实事

党建辅导员黄圣洁作为四平路校区学生第一临时党支部指导老师之一,在抗疫伊始,快速响应学校及学院指示,组织带领学生迅速建立起一支冲锋在前的党员队伍,执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形成行之有效的社区防控经验。在繁复的抗疫工作中,她仍带领党员队伍陆续筹办了“万事胜疫直播间”“理发盒子”等精品活动,累计服务近千人。在驻守博士生公寓5号楼期间,她不断细化完善核酸检测工作流程,冒雨搬运、分发物资,时刻不忘关怀同学们的心理健康,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线上活动,奏唱超治愈歌声《这世界那么多人》送给每一个封校中的人。她真正做到了“一边工作、一边发现、一边思考”,为同学们排忧解难、动态解决实际困难。

源于学生,服务于学生

疫情期间,学院团委书记格日乐发起组建了由400余名环境学子组成的青年志愿者突击队,迅速响应、尽锐出战,集体承担校园疫情防控志愿服务10多次。他们在岗位上发光发热,用微光燃成炬火,与校园同担当、共风雨。驻扎彰武校区2号楼期间,她指导成立彰武路社区学生第二临时党支部,探索形成精细化网格工作模式,建立全楼用餐管理系统、核酸排查系统、物资配送系统等,确保核酸应检尽检,跟踪全楼消杀、垃圾转运工作。她为全楼261个寝室603名学生送饭、打水、运送物资,最大限度地解决同学们的生活需求,用实际行动关爱呵护每一位学生。

有事情他真上

疫情期间,作为分管学生就业工作的辅导员,驻扎封控楼宇的辅导员黄世心始终保证事务工作与抗疫工作两不误。联合学院校友会,以线上直播连线的方式,参与组织了水行业、固废和咨询行业、综合三场环境学院专场招聘双选会,累计观看3000人次。他两次自请深入封控学生楼宇,协助楼宇管理、物资保障、核酸检测等系列工作,指导学生制作线上订购、付款小程序及制作个人信息二维码。他变身大白连续工作7个多小时,直到全身湿透、体力耗尽,依然坚持尽己所能,最快将三餐及防疫物资配送到每一位同学,树立了“敬业爱生”的好榜样。

学生贴心的快递员

鹿伟青是唯一驻守学院的辅导员,主动承担起学院四平路校区几乎所有年级学生的陪同就医、代为购药、指定地点接送、紧急物资运送等重要保障工作,还是颇有口碑的“Tony理发师”。疫情期间,不论白天夜晚,晴热还是大雨,她坚持“有请求,必回应”,脚踩单车奔走在校医院和学生社区,帮学生问诊购药,最大限度缩短学生等药时间。她还多次耐心安慰生病的学生,陪伴至凌晨,用贴心的爱守护着每一位环境学子健康。

疫情形势多变,防控工作内容细致繁复、工作模式多线并行、面临诸多难以预料的困难和挑战,但环境学院的辅导员队伍始终兢兢业业、并肩战斗,凝心聚力、迎难而上。他们肩负着守护学生的责任与使命,用严谨的工作思路、惊人的工作强度、丰富的工作经验,切切实实服务于每一位学生。而身处校外的环境人也积极加入到社区志愿者行列中,盼望着与大家心手相牵、坚持到底,一起打赢疫情防控这场大仗、硬仗。

将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巧用到社区防疫之中

4月初,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徐祖信院士团队里的董滨教授,积极响应市委组织部《致全市共产党员的一封信》和同济大学落实党员干部“双报到”的号召,第一时间在杨浦区长海路街道文化佳园居委会报到,成为一名社区抗疫志愿者。他在完成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同时,全方位投身社区抗疫工作中,还发挥专业所长,巧妙搭建了一台消毒液制取和雾化装置,解决了社区消杀效率不高的问题。

20多天来,他始终战斗在抗疫一线。早上,他逐楼逐户通知、登记小区居民做核酸检测,尤其是引导和帮助老年人完成核酸检测和抗原自测。白天,他与志愿者们一道,为其所在的46号楼居民运送保障物资,确保了足不出户居民的生活用品补给,并为楼栋走廊和电梯进行日常消毒。晚上7点半,将居民产生的垃圾按干湿垃圾分类放在物业指定的位置,确保了楼内居民清洁的生活环境。同时,他还积极与居民保持沟通,帮助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困难,营造了和谐积极、互帮互助的楼宇邻里氛围。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逐步深入,小区每天大量的快递和保障物资可能带来疫情传播的隐患。经充分沟通调研,董滨发现小区物业现有的消毒剂无法满足大量快递和楼宇环境的消毒需求。他发挥专业所长,利用家用增压泵和一台小型的电解食盐水装置,改装成一台可利用食盐电解产生次氯酸钠消毒液的装置,并将常用的PVC雾化器升级为可24小时使用的雾化消毒机。从而将普通的无碘食盐通过电解,源源不断地产生类“84”消毒液。在消杀过程中,他还多次指导雾化消毒装置的使用安全事项,消毒液稀释配比等。这一做法得到了社区领导和居民的一致称赞。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