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多幸运,我有个我们”——走进抗疫队伍中的可爱外语人

来源:外国语学院   时间:2022-03-24  浏览:

2022,冬去春来,大地回暖,不曾想新冠肺炎疫情再度来势汹汹。在这个关键时刻,同济外语人主动担当,活跃在各个领域、各条“战线”。他们勇敢逆行、热忱服务,积极参与校内外各项工作和志愿服务,为学校和上海市的抗疫工作增添了一抹春日的亮色。

为守护共同的家园

当被问及为什么报名此次防疫志愿者时,“贡献自己的力量”成为了大家共同的回答。

“我希望能在大家共克时艰的时候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学生骨干,无论是在应急储备志愿者,还是封闭管理中的岗位,第一个想法就是在学校、学院需要我们的时候,希望能尽自己一份力为学校做点什么”“一方面,疫情期间学校缺帮手,需要很多的志愿者加入帮忙管理。另一方面,因为自己是中共党员,希望自己可以多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特别是在国家、社会、身边人需要的时候。”党员、学生骨干……外国语学院的每一分子都坚守着各种身份的担当,奉己之力。

为坚守青年的责任

体育场、校门口、宿舍楼、核酸检测场所、食堂、居住的小区……校内外的各个角落、每一个看似平凡的岗位上,都活跃着学院志愿者们不平凡的身影,展示着他们的责任、使命与担当。

2020级德语系芮欣祺同学是北苑食堂引导志愿者和博士楼快递志愿者中的一员,引导人流、帮忙传递同学们所需物品的快递。同学们的有序就餐、收发物资,有她的一份参与。

2018级德语系的陈彦祺同学是核酸检测场所志愿者的一员,在夜空下引导同学们在新体育馆核酸检测,有序引导、“同济速度”背后离不开他们的助力。

2020级英语系硕士生拾雪是一名党员,也是研会主席团的一员。作为学院闭环管理志愿者,她第一时间加入了党员“年级对接服务群”,负责跟踪对接100多名本科生历次的核酸检测情况,并关注在沪不在校同学的核酸检测结果。她还是所在宿舍楼的层长,负责自己所在楼层同学的日常楼宇管理、问题反馈、在校情况统计及核酸情况摸排。不管是点对点的联络,还是线上线下的多量排查,她都悉心落实,一丝不苟。

2020级英语系硕士生金倩雯也是一名党员,她不仅参与了彰武路校区核酸检测引导和人流疏导,还身兼宿舍楼层的副层长,同时也是“党员年级对接群”的一员,帮助学院管理部分年级核酸检测的汇报、通知传达。虽然多线“作战”,却每样都做得有模有样。

2020级德语系的沈元同学是“同济大学生”新媒体团队的一员、奋战在“一线”的新闻工作者,一二九操场、人工草坪、食堂、宿舍区、教育超市、主校门、南北楼、图书馆、南门……每一处都留下了他们的脚步,记录下了网课师生、食堂阿姨爷叔、保安师傅等每一位可爱同济人的身影。那篇阅读量达2.5万的推文《这一夜,是你我共同点亮了同济》就是出自他之手。他用文笔描绘了同济人的担当、团结与力量。

2020级日语系硕士生徐静远虽在校外,却主动加入了社区志愿者队伍,负责统计居民楼在住人员的核酸检测情况,和医护人员、基层人员一起形成防疫城墙,共同守“沪”这座城市。

为成就彼此的成长

“我不太敢跟陌生人说话,所以每次提醒走错的同学对我来说都挺辛苦的。不过干着干着就习惯了,这次经历也算是对一次锻炼。”2020级德语系芮欣祺说。

“对于重大事件而言,每一秒都有其新闻价值与时效意义。对我而言,这或许是五年新闻工作里最特别的一次报道——既是记录者,也是亲历者,5个小时、42位受访者、700多张照片,和我的‘战友’们一起奋斗在‘一线’,见证着彼此的成长。19年来最晚的一次睡觉,—定会成为一生难忘的回忆。”2020级德语系沈元说。

“在接到比较紧急的通知时,联系同学时间紧、速度又要快,若遇到联系不上的情况就会影响反馈的进度。为解决这个问题,我需要对所负责的工作有总体的把握,提前摸排人数和各班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多途径获取信息,做好相应准备工作,反馈信息要及时更新,是对工作效率与方法的一次考验,这让我从此更注意了信息的时效性和信息传达的有效性。”2020级外应硕士生毕美辰说。

“不管我们身处哪里,都在为同济加油!我们是这个城市的一份子,一起为上海呐喊,共同守‘沪’这座城市!”2020日语徐静远说。

为相逢风雨后的春天

“致敬一线医护人员!感谢老师们的辛苦付出和同学们的积极配合。很荣幸能够作为志愿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阳光必将驱散阴霾,我们同舟共济、共克时艰!”2020级外应硕士毕美辰说。

“这段时间辛苦是有的,但是大家在志愿服务工作结束后一起喊出‘同济加油’这句话时,感动和自豪油然而生。希望疫情速速结束,我们可以回归正常的生活。”2018级德语系陈彦祺说。

“当封校管理带来的物理空间缩小,大家彼此之间的距离就会增进。但同时网络和信息的力量在被无限扩大,无论其正负影响。官方消息、社交网络、各种共享表格、互助消息,看到这么多教职工、基层工作人员、医护工作者为保证我们的正常生活还在夜以继日地努力工作,而呆在宿舍区需要我们忍耐的只是饮食、快递上短暂的不便。感谢更多的人在前方替我们遮风挡雨,让我们一起等一个解封后的春天。”2020级英语拾雪说。

为那些关爱我们的人

每天在群里提醒大家勤防护、做核酸、添衣防雨的辅导员老师们,常常工作到凌晨,他们快速反应、排摸数据、答疑解惑、送医保障、安抚情绪,用爱心和耐心守护每一位学生的安心生活。学院的班主任、导师们也十分关心大家的生活学习,通过主题班会、谈心谈话等方式,了解反映大家的需求,为同学们排忧解难。

还有每个班的“万能客服”“线上使者”——可爱的班长们,十几天里他们转发通知、统计人数、接龙确认结果、填写表格,了解反映大家的方方面面。

还有可爱的我们自己,虽然校园少了些往日的喧闹,但学院上上下下的教学、活动都没有停。学院还安排场线上“大戏”,2020级德语1班的同学们变身“甄学家”,不约而同地改换了同一个剧的头像,把普通的线上课变成了欢乐的课堂。

在每一个需要的地方,总有一群挺身而出的人,他们走在前面扛起大旗,遮挡风雨,分工协同,确保了疫情形势下大家正常工作生活的有序进行。他们是你,是我,是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是众志成城、勇往直前的“我们”!我们坚信:冷风冷雨,挡不住向阳而生的你;待到春风十里时,愿有樱花漫盛世。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