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陈大文:我们一起学做“大先生”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1-09-12  浏览:

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好,节日好!

在这个特别的时刻,非常感谢学校给我“同济大学师德师风优秀教师”这样一份厚重的荣誉,我感到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今天是第37个教师节,也是我度过的第37个最光荣的节日。30多年来,我一直工作在普通高校教师岗位,一直思考着如何做一个好老师,也一直在追寻自己前行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说“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为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我想结合自己的体悟,分享对“大先生”的理解,并与各位共勉。

一要立大德。做大先生,首先要立大德,筑牢师德师风根基。“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教师是教育之本,师德是教师之魂。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立德是师生命运共同体的共同追求,教师要率先垂范。大德者,同心同德之谓也。立大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第一位的是忠诚,如同干部“忠诚干净担当,忠诚始终是第一位的”一样。忠诚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至上的道德规范,所谓“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唯有忠诚,才能成其大德。1979年当我踏入华中师范大学大门时,映入眼帘的第一句话就是“忠诚党的教师事业”八个大字,这句话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民教师,也是我矢志不渝的理想。我们所从事的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工作,若身在课堂心在名利场,必然迷失自我。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立大德就要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修为,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知止而后有定”,谨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的古训。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严守规矩、不逾底线”的教导,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在学生心田播撒真善美的种子,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弘扬“在成长中立大志、成大才、有大我、担大任”。

二要怀大才。做大先生,要身怀大才,练就过硬育才本领。“聪明才智是拨动社会的杠杆”,任何推动社会进步的专业工作唯有专业人才方能胜任。大才者,济人济世之能也。教育教学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很难培养出高层次的创新人才,更难产生高水平的创新成果。所谓高素质教师,必须身怀大才,有卓越的教育教学能力,凭借真本领,研究真问题,让学生有真收获。既要教给学生各学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又要引导学生学明真理,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探索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发展规律。无论从事哪个门类的教学科研工作,都要有本领恐慌意识,经常找不足,补短板,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着眼世界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自觉提升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常反思、常超越、常突破。我们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干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如果知识不够、眼界不宽、能力不强,就会耽误事。我们要遵循总书记“勤学苦练、增强本领”的要求,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干事业。“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唯有日积月累,磨砺始得玉成。只有身怀大才,才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

三要有大爱。做大先生,要有仁爱之心,厚植深沉育人情怀。“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者大爱,既是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热爱,又是对学生成长成才的关爱。同济教师之爱也是“同济天下、崇尚科学、创新引领、追求卓越”文化特质的体现。选择了一份职业,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是选择了要成为“铺路石”和“引路人”,就是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就是要用爱心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我们必须懂得“凡是缺乏师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只有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才能够精雕细刻地去塑造他们的灵魂”。没有立德树人的仁心,没有诲人不倦的耐心,就没有饱含温度的教育。好老师从来没有统一的模板,每个人心中都有好老师的定义,但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工作中,所付出的无私的、无痕的爱心,本质上就是对“大先生”“好老师”的生动诠释。我们以教师大爱,引导学生、感染学生、启迪学生,就是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进入关键时期。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新时代教师大有可为,必将大有作为。我们将不负新使命,一起学做大先生,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谢谢大家!

(作者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此文系作者在今年同济大学庆祝教师节大会上作为获奖教师代表的发言)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