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同济大学主办全国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研讨会

16所高校成立知识产权学科联盟,共同签署《知识产权学科建设合作备忘录》
来源: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   时间:2021-05-28  浏览:

5月27日,全国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研讨会在同济大学召开。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廖涛、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局长芮文彪、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高校专委会主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校长吴汉东通过视频致辞,同济大学副校长雷星晖主持会议。国家知识产权局人事司司长王岚涛,以及来自全国16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知识产权专家代表参加研讨会。

廖涛充分肯定了本次研讨会召开的重要意义。他表示,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对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多次就知识产权工作作出重要指示。2020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重视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多年来,同济大学等高校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学科专业建设方面作出了重要努力和探索,为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学科专业建设是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推动力。希望各高校能够牢牢把握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培养紧缺人才的目标,抓住学科专业目录调整的重要机遇,总结经验、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推动知识产权学科专业建设工作取得新突破。

芮文彪表示,知识产权人才是促进城市创新发展的关键基础。近年来,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市政府依托同济大学设立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推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华首个知识产权高端人才项目落户上海,并持续优化知识产权人才评价和培养体系,努力为专业化、国际化、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和集聚创造环境、搭建平台。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成立以来,积极探索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新路,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希望学院进一步携手相关高校,充分发挥高校知识产权学科建设联盟作用,聚焦高质量推动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工作,凝聚更广泛共识,形成更强大合力,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作出新贡献。

 

方守恩向各位与会领导和专家对同济大学知识产权学科建设发展给予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举办此次研讨会是同济大学与兄弟高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谋划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务实措施。同济大学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已经培养了一批社会亟需的高层次、复合型的知识产权人才。我们要推动知识产权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向更高层次、更高质量发展,助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

吴汉东在致辞中表示,本次会议以“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为主题,意义深远。从新阶段出发,中国的知识产权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已经进入到一个特殊、关键、重要的历史时期。从新理念出发,探讨知识产权学科属性,强调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应该秉持新文科理念,知识产权不仅涉及法学,还事关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科学和技术科学,具有典型的融通性学科基本属性。在中国新发展格局下,期待这次会议能够促进高校之间建立稳定有效的联系机制,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华南理工大学、中南大学、天津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华东政法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的知识产权专家学者先后介绍了各自所在单位的发展经验,并就知识产权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探讨。

会议倡议,建立高校知识产权学科联盟。与会高校作为首批高校知识产权学科联盟成员单位代表共同签署《知识产权学科建设合作备忘录》。大家一致认为,加强新文科建设,要把握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要求,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叉融合。知识产权具备交叉学科属性,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和社会基础。知识产权学科联盟将完善治理结构、组建秘书处,定期举办知识产权学科会议,规划顶层设计、确立标准规范、完善理论基础、编写通用教材、制定培养计划,推动知识产权学科实现内涵发展。知识产权学科联盟接受国务院学位办和国家知识产权局等政府工作部门指导,加强与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高校专委会合作,探索建立学科改革发展路径。下一步,各成员单位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推进和优化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知识产权强国积极贡献力量。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