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聚焦“创新型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第二季度沙龙在我校召开

来源:文科办   时间:2021-05-27  浏览:

5月25日,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2021年第二季度沙龙在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召开。此次沙龙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同济大学上海市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承办,主题为“创新型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同济大学原副校长、民盟中央副主席、上海市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主任郑惠强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上海市科委副主任朱启高、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副主任郭宇、市科委战略规划处处长汤东英、市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处副处长于王捷,市科技党委办公室、人才工作处、综合发展处、社会发展科技处、创新服务处等相关处室负责人,全市10家软科学研究基地、市科学学研究所、市科技管理干部学院、华略智库、上海科技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负责人及代表8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上海市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任声策教授作了题为《新发展格局下上海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思考》的主题报告。任声策对上海发展创新型经济所处的背景、新形势、新要求、发展基础和优势进行了全面回顾和分析,并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和想法。任声策认为,未来上海创新发展应重点围绕新一轮科技革命,重视数智化、场景库、科技源、创业场、人才港等方面建设,加快发展主导逻辑和顶层设计的逻辑力,以制度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的创新力,强化协同的协同力,以市场生态为基础、科技创新生态和产业创新生态为两翼的生态力,坚持坚韧、同时保持灵活性的持续力。

上海市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常旭华副教授分享了关于环高校知识经济圈的最新研究成果。常旭华利用上海五所高校周边企业数据,开展环高校知识经济圈的产学调查,对比了各高校周边行业和企业发展情况,并对高校产业投资情况及师生创业结构进行了深入探索。常旭华认为,打造高质量环高校知识经济发展生态,必须重视持续优化行业企业结构,面向创新经济筛选入驻企业;依托高校优势学科,牢牢巩固环高校知识经济圈的产业特色;吸引小企业、留住大企业、培育常青企业;增强高校与环高校知识经济圈的经济联系,带动社会资本;打造环高校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盘活商办面积,降低商办成本,改善营商环境;规范教师在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创办企业的行为。

上海市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卢超副教授作了题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与创新治理思考》的主题报告。卢超认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率先进行智能化和网联化融合分级,方案技术路线不断深化完善,目前产业发展已经到达第四个阶段即无人驾驶汽车阶段。未来智能联网汽车产业面临的挑战包括道德伦理困境、责任分配问题、数据隐私、网络信息安全、法律法规适用性等方面。在数智经济时代,要警惕“科林格奇困境”,强调责任式创新,对创新活动全生命周期进行实时管控与协调,实现创新演化过程对于社会价值响应的制度耦合,最终的目标是实现科技向善。

随后,全市各软科学研究基地、智库单位负责人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分享了各自的研究经验与心得。郭宇、于王捷就上海创新型经济发展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朱启高在总结发言中,对同济大学在此次沙龙活动组织方面作出的努力表示感谢,阐述了自己对上海创新型经济发展背景的认识,以及创新型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想法和体会,并对上海软科学研究基地下一步建设提出了要求。他表示,经过多年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在人才队伍方面有所壮大,涌现出许多新思想、新成果,上海市科委将从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等方面着手,以阶段评估为手段,鼓励各基地力争上游。(王丽娟、桑铭晨、宫磊)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