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汪品先院士将于下学期再度开讲公共选修课《科学与文化》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1-01-06  浏览:

记者从我校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获悉,经过4年的积累和酝酿,由汪品先院士主讲的公共选修课《科学与文化》将于2020至2021学年第二学期开课。这一大受师生追捧的热门课程将再次面向全校师生开放,共安排8讲,共计16学时,双周三晚18时30分在四平路校区开讲。

据介绍,此次课程的8讲均由汪品先院士担任主讲,试图以科学家的眼光去探讨文化范畴,主题涵盖“科学的产生”“科学与视野”“人类与海洋”“科学与好奇”“创新与教育”“东西方的文化”“科学通用语”“科学的产生”,力求透过科学的趣味性去琢磨认识论问题,以期激发学生的科学热情和创新意识,进而活跃校园文化氛围。

早在2017年,长年奋战在深海科研一线、年逾八旬的汪品先院士主动请缨,推出这门名为《科学、文化与海洋》的公共选修课。他讲授6讲,邀请丁抗和钱旭红两位知名专家各作一讲,目的是为了引发青年学子对于“科学与文化”二者关系的再认识,启迪、激励年轻人共同深耕校园创新文化土壤,勇于投身科研创新。课程一经推出,受到全校师生热烈欢迎,每次未讲先热,场场爆满,不仅有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生,还有不少教师带着年幼的子女前来听讲。每讲结束后,该课程互动平台上会收到学生大量的听课感言,展示了同学们对每讲课程内容的认识和思考。

汪品先院士曾这样阐述开设这门课的宗旨:“讲这门课的目的,就是想在科学和文化之间构筑桥梁——哪怕只是架在校园角落里的一座小木桥。”他认为,我们有责任在当代科学和华夏文化之间架筑桥梁,还自然科学以文化本色,赋传统文化以科学精神。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的相互交融,是科学创新的最佳土壤。

 

附:《科学与文化》课程导览

第一讲 科学的产生

科学是有趣的、也是有用的。但是科学的产生并不是应用驱动的结果,而是作为一种文化追求,在16世纪伴随着欧洲的文艺复兴而产生的。其实历史上各大古文明都含有科学成分,但在我国科学和文化之间却始终存在断层,这可能也就是“李约瑟之问”的答案所在:为什么现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

第二讲 科学与视野

视觉是认知环境的主要途径,但是不同的视角会产生十分不同的效果。技术发展拓宽了人类的视野,但是缺乏穿透力,当前科学认知最大的弱点就是对深部过程缺乏了解。大千世界由不同时间尺度的过程相互叠加而成,但是人类的寿命限制了时间尺度上的辨识能力。于是,“人类中心论”就成了科学进步的大敌。

第三讲 人类与海洋

一部社会史,也可以从人与海洋的关系来解读。16世纪人类在平面上进入海洋,来源于爱琴海的海洋文明逐步征服了世界,击败了源自大陆的东亚文明。21世纪人类正在从垂向上进入海洋,预测“华夏振兴”的结果必将是大陆文明的改造,“少年中国”将以海陆结合的新面貌立足于世界之林。

第四讲 科学与好奇

宗教来自恐惧感,科学源于好奇心。真的源头创新从来不多,但一定要有文化的基础。创新有内外两种动力,科学家的好奇心、成就感和社会的需求,在科学发展中决定作用;过分强调科学的名利效益,容易导致学术腐败。和艺术一样,科学能够吸引业余爱好和自学成才,但是很难出现科学“票友”。

第五讲 创新与教育

整体上讲我国的教育体制,是和现代科学一起从西方引进的,因此与传统教育之间产生的冲突,成了百年来的永恒话题。本质上讲,这是儒家文化的语录教育和创新教育之间的矛盾;从形式上讲,是应试教育和启发教育的不同。类似的矛盾在科研上也有反映,亟待从“外包工”向“深加工”转型。

  第六讲 东西方的文化

起源于大陆与海洋经济的东西方两大文明,深刻地影响着科学思维。百余年来,我国学术界在“传统保守”和“追随西方”之间摇摆,频繁的反复造成了文化洼地。亟待通过文化反思进行梳理,看清东、西方文化各自的利弊所在,对内建立民族自信、对外澄清国际舆论,为重振华夏清理文化地基。

第七讲 科学通用语

英语在二战之后方才演变为当今的世界通用语。汉语曾是东亚的通用语,今天全球语言五千多种,以汉语为母语的人数最多。方块字曾被长期诟病,却是连结汉民族的文化纽带,随着技术发展会有更好的应用前景。我国在推行双语教育的同时,要提高汉语在科学中的“币值”,为增强华夏的软实力而奋斗。

第八讲 科学的产生

全球变暖是第一次由科学问题引发的国际政治斗争,反映出单一物种的活动首次威胁到地球的生存环境。从50年前学术界宣传“核冬天”到现在担忧全球变暖,前后的矛盾反映出科学认识的不成熟。当前在寻找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西方的“末日文化”和东方的“天人合一”,都可以产生学术影响。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