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专家学者齐聚我校共同研讨“‘双循环’背景下上海创新策源能力提升”

来源:经济与管理学院   时间:2020-12-03  浏览:

11月29日,由同济大学、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办,同济大学上海市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承办的“双循环”背景下上海创新策源能力提升研讨会在我校举行。副校长吕培明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科委、上海社科院、前滩综研、解放日报社、文汇报社、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市科技管理干部学院、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与会,共同围绕主题进行了系列主题发言和深入研讨。研讨会由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市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强主持。

吕培明表示,“双循环”背景和创新策源能力具有巨大的研究空间,开展相关研究对国家和上海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同济大学有条件和能力在该领域进行更深入研究。

在主题发言环节,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万劲波以《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为题,从抓住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三个方面作了汇报,认为中国必然经历从以技术引进为主向以创新引领为主的战略转变,创新驱动是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上海前滩新兴产业研究院院长、首席研究员何万篷分享了海外智库关于人才流动、人才布局重构的最新研究成果,认为中国通过多源多维多层次的外部大循环,已成为流量经济和经济流量中心,全球的研发重心正在东移,上海要发挥外循环(国际循环)、主循环(国内循环)、小循环(近邻循环)、市域循环(集成循环)的动能,聚力配置全球人才资源,成为集聚海内外人才开展国际创新协同的重要基地,才能有力推进科技创新策源,引领高端产业发展。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教授任声策通过研判国际新形势和技术新趋势,总结了新发展格局下科技创新模式的调整与变革,分析了上海在科创中心建设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为经济双循环的关键变化会迅速传导给科技创新体系,科技创新支撑引领新发展格局既要拓宽获取提出创新问题的渠道,又要加快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提升前沿科学问题解决能力,还要调整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结构,完善治理体系,强化自主创新的文化支撑。

随后,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双循环”背景下上海创新策源能力提升进行了深入讨论。上海市科技管理干部学院院长王建平表示,创新策源能力提升是国家交给上海的一项任务,政府仍需改进政策导向,助力上海在生物医药、芯片等优势产业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点突破,上海应构建良好的科技人才生态,精准实施人才支持政策,推动上海、长三角乃至更大区域的创新发展。上海社科院世界中国学所所长沈桂龙认为,全球人才竞争非常激烈,当前疫情导致人才流动困难,进一步增加了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难度。上海作为超大城市,出台相关政策会对人才形成“虹吸效应”,需要通过线下短距离社交方式形成边缘突破,形成集成效益和综合优势。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姚凯认为,创新策源能力提升需要注重战略科学家的培养与引进,发挥人才的集聚效应,上海应加大生物医药、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持续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注重人力资本引进、人力资本流动、人力资本循环的良好生态构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尤建新指出,人才生态不仅要有助于战术类人才的培养,更要关注战略性人才的培养和成长,要注重对人才全息思考能力的培养。人才争夺也应换位思考,只有搭建了良好的人才生态系统,才能真正吸引人才的集聚,打造真正意义上的人才高地。

文汇报社理论部主任杨逸淇提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在基础研究投入、创新主体作用和高新企业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如何促进青年科学家产生更多创业机会仍需深入思考。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战略规划处处长汤东英表示,上海正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2020年基本框架体系已经形成,人才、原始创新策源能力以及新的发展格局下科技如何更好支撑引领发展,是值得科技管理部门和整个科技系统进一步深层次思考的重点议题。解放日报社思想周刊兼上观新闻主编王多认为,技术收割与技术原创相结合是科技创新发展的好思路,科技创新溢出效应与科技原创在民族、国家发展过程中同样重要,科技原始创新投入的主体主要是国家和政府。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政策法规与创新体系建设处处长韩元建表示,上海创新策源能力建设的成效难以衡量,只有当上海在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平台上具有重要影响力时,上海才真正具备了策源能力。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周文泳认为,上海策源能力提升关键在于人,要为促进人才安心做研究提供硬环境和软环境。部分优秀人才拿不到资源、科技资源配置过于集中于少部分人等问题值得关注,上海应注重发现人才,找出一流人才,促进资源均等化发展。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正处级调研员朱咏认为,人才生态构建对科技创新至关重要,打造优质的基础生态环境,让年轻人能够心无旁骛做研究十分重要。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教授陈志成认为,创新策源的核心是人才的培养和拥有,但上海在顶尖人才数量和人才生态构建方面还存在教育与产业匹配度不高等问题,应把企业和高校打通,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构建良好的人才生态体系。同济大学发展规划部部长、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蔡三发建议,应进一步加大对上海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和投入,打破上海高峰高原学科建设传统“冲排名”的建设模式,构建以“问题导向”为主的新建设机制。针对上海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布局一些高峰高原学科,推动上海科技创新的重点突破,并通过长三角一体化推动长三角“双一流”高校协同创新合作,进而推动区域创新策源能力提升。

会上,我校任声策教授的《2020我国主要省会及地级市高成长科创企业培育生态指数》、法学院马军杰博士的《2020上海市高成长科创企业发展指数成果》等上海市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的成果发布。

我校文科办公室主任刘淑妍向与会专家学者积极建言献策表示感谢。她表示,同济大学作为研究型大学,将助力更多教师和智库学者开展深度的决策咨询研究。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施骞表示,“双循环”背景下上海创新策源能力提升归根结底是人才培养问题,教育至关重要,他表达了与上海市科技管理干部学院等与会单位进行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合作的意愿。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严军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此次研讨会为各方搭建了交流平台,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智力支持。与会专家提出的许多真知灼见,对解决全球科创中心城市建设和“双循环”中的重要问题具有指导意义。希望在同济大学的支持下,共同办好这个平台,让学界更懂政府,让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成果更好地为政府决策服务。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