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学子竞风流③|她让医学图像生动起来——记2020年同济大学“追求卓越学生奖”获得者兰伊莎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0-06-01 浏览:
今年同济大学“追求卓越学生奖”获得者中有一位被身边同学称为“硬核学霸”的回族姑娘,她叫兰伊莎,是我校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20届本科毕业生,她的学术之路刚刚开始但成绩喜人。
二维医学图像这样立体起来
点击鼠标即可进入患者心脏最深处,放大图像、心房心室的毛细血管清晰可见,再用鼠标转换角度,即可360度全方位查看心脏健康状况,快速准确地找到问题所在。兰伊莎刚上大一时,学长领她加入一个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创)项目,这个名字叫《心脏支架三维重建(体绘制)》的项目,就是前面说到的通过编程把二维图像转换成三维立体可视化图形,医生和患者就可以在电脑上看到心脏和血管的直观图像,医患交流更加直观方便了。
胸部CT图像三维可视化结果
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面对复杂艰深的医学知识,她在一开始也觉得头疼,对满篇都是专业术语的英语论文无从下手,但她知道钻研学术之路从来就不会轻松,除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她靠课外阅读、网络等途径向一座座生物医学的大山奋力攀登。
在用整整一周的时间弄懂了第一篇论文后,兰伊莎突然茅塞顿开,她说“其实不妨用看小说的心态来看论文,每一篇论文都是一个新鲜的观点。”从最开始逐字逐句读,到选择性地略读,再到有了想法再去阅读,最终定型属于自己的可行方法,这个过程“从量变到质变”。
调查研究、总结现有成果并提出创新思路,编写程序代码、分析数据、反复修改代码……“当看到一张张黑乎乎的二维CT图像转化为多彩可视的三维图形时,很震撼!”那一刻,兰伊莎开始了自己未来的思考:“在人工智能时代,计算机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也应该被广泛应用到造福人类健康的伟大事业中。”
用算法消除医学图像噪声
如果说大一时参加的国创项目是兰伊莎将计算机技术与生物医学相结合的一次试水,那么大二期间由她负责的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上创)项目《关于冠状动脉内IVUS和OCT图像序列中运动伪影的抑制方法的研究》,便是她开始挑科研大梁了。
心脏的周期性搏动、管腔内搏动的血液,再加上冠状动脉本身的不规则形态结构,引发导管在回撤的过程中发生抖动,采集到的血管图像会失真。医生想要获得精准的图像就需要排除这些抖动或者仪器自身的干扰。
兰伊莎负责的这个项目便是要抑制这些医学图像的噪声干扰,专业上称“图像运动伪影的抑制”。“如果能抑制或排除干扰,不仅可以减少医生手动分割排除噪声的工作,还可以为后续的可视化奠定良好的基础。”兰伊莎告诉记者。
心血管图像减噪数据处理图
她开始了跋涉。阅读文献、思考程序算法、反复测试,一次次降低生成图像的噪声,思考不足、不断改进,直到图像精准清晰。“用算法消除图像噪声,这种对心血管疾病诊断效果很好的图像并未像CT等医学图像一样普及,所以研究的人不多,兰伊莎的研究具有开拓意义。”学校评审组的专家介绍。最终这项科研在“同思双创——2019年同济大学本科生优秀国创上创项目沙龙展示”中获得“优秀项目”称号。
获奖坚定了兰伊莎将人工智能技术用于造福人类健康的信心。“只要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我都愿意用专业做力所能及的工作,以助医生‘武器’更好、治疗更优质更高效。”
“我想为医学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科期间,兰伊莎以第一、二作者等身份发表多篇SCI论文,现担任多个SCI期刊审稿人及评审编者。至今她已收到来自英国剑桥大学全额奖学金博士(中国仅有两人)、牛津大学博士、帝国理工硕士等名校的录取通知。本科期间她曾在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计算机专业排名Top10)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实验室进行科研交流,获得同济大学“学术之星”称号,也是2016年嘉定区人大代表候选人、2020年上海市优秀毕业生。
在 “学术之星”答辩现场,兰伊莎以这样一段话总结了本科的实验心得并与同学们共勉。“在科研的路上,每个人前进的脚步有深有浅,挫折与失败也在所难免。但大道至简,行稳才能致远。即便每天都出现代码和网络漏洞,我们也可以将算法的一点点改进当作一次次冒险,兴趣和努力最终会将所有困难席卷。”
在不断处理医学图像的过程中,癌症问题也引起了她的注意。在全球范围内1/5的男性和1/6的女性均会患癌,1/8的男性和1/11的女性会因此死亡。而五年生存率,即患病5年后仍存活的人数估计能达到4380万。未来,兰伊莎会继续深造,运用计算机人工智能的方法进行生物分析和精准医疗,致力于研究癌症以及生理缺陷的问题。
兰伊莎说:“虽然我不能像医生那样真正妙手回春,但是我想为医学事业和生命健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陈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