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国家医学紧急医疗队抗疫英雄谱之袁刘远——世界要对武汉人民说一声“谢谢!”

来源:附属东方医院   时间:2020-03-13  浏览:

连线武汉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今天是312日,植树节。江城武汉早已是叶翠花红、落英缤纷,一派春和景明的盛春景象,但明媚的春光里却少了赏花之人,因为武汉人民继续宅在家里。

武汉战疫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国家医学紧急医疗队队员袁刘远告诉记者:“全世界要对武汉人民说一声‘谢谢!’他们为抗击新冠病毒疫情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东西湖方舱医院,袁刘远的主班一直是作为电脑录入人员,坚守岗位30天。“除了最初患者大量收治的时候,帮着维持几天秩序,后来上班每次就像个土豆,趴在电脑前。”乐观的姑娘不忘自嘲一下。她说,刚开始时,天天坐在那里,手上“哒哒哒”不带停的,后来因为患者口罩发放机制的改变,不时有人“小姐姐,给我一个口罩”,敲键盘的节奏被打断,一个班总有那么三十来次(可见刘远需要多么强的定力)。

收治入院、登记完毕的患者每人发一只蓝色带白圆条的手腕带。带子上都有编码,对应着电脑里的信息。“我的第一个夜班是9日晚8点开始的,我前面那个班可能有漏收的情况,因为那个班入院的患者特别多。到我上班时,患者就少了。”袁刘远介绍,我们倒是发现了一个患者两张床的现象。细究之后发现,有的患者初定的床位,觉得不合适,就找我们换,结果原来那个没撤销,又登记一个新的。我们更正后,做好记录提醒后来值班人。

“刚开始时,方舱医院里啥都没有。病人要病程病历,我们就把我们医疗队带来的蓝色文件夹用上,电脑打好表格、各种数据,夹在里面。”袁刘远说,晚上事情相对少点,我们通常把第二天要用的各种单子:长期治疗单、病程单子、核酸、CT表格,打好备好,第二天医生一上班就好用了。同在方舱医院的医生陆华君也说到了这点,他说:“护士就开始核对第二天需要做咽拭子的名单,然后在咽拭子上面贴好姓名、床号、检查号。然后在咽拭子外包装上再写好床号姓名。”

“录入经常被要口罩的声音打断。”袁刘远说,我们的工作很琐碎,但不能有半点差错,因为这关系到每一位患者。

“武汉人民太善良了!”袁刘远情不自禁地说。最初人潮涌进舱内,队排得很长,队伍中就有人跟我说:“伢哎,穿得密不透风,可怜!”“都是我们不好,害得你们这样!”“真不好意思!叫你们大老远地来救我们。”“搞得年也过不成!”听着听着,就想流泪。这段时间,我的泪点太低了。武汉人民那么多染病的,他们这段时间太苦了!那么多市民、那么长时间规规矩矩待在家里,这不仅是对全国人民负责,也是对全世界人民负责。现在好了,中国成了避难所,所以全球要对武汉人民说一声“谢谢!”

袁刘远说,方舱医院休舱了,武汉战疫进入一个新阶段。回顾这段时间的一切,我们除了担心感染以外,真的是什么都不缺,时刻感受到的是祖国的强大,感受来自四面八方的爱和温暖,我们的队伍非常优秀。“为自己人生中能有这样的经历自豪!”袁刘远告诉记者。 

英雄武汉人民再坚持一会儿

青山异域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今天是我们来武汉的第35天。想和自己来段深度对话,用文字记下援鄂的心路历程为何难忘。

醒来拉开窗帘,天空沉着脸,伴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像极了一个人不开心时的碎碎念,此刻内心多么期盼那颗温暖的小太阳,能一直浇灌着被阴霾笼罩的武汉。在此之前,不会在意阴与晴,但在武汉的这段日子,醒来第一件事情便是看看天空的表情,期待每一个早晨阳光明媚,仿佛那道光在为武汉加油打气,而人们也正坚信着,胜利在伸出手的不远处。

时间拉回到武汉第一例新冠确诊的当天,新冠的话题纷纷被一片骂声送上各路媒体的热搜和头条,武汉瞬间被全世界唾沫淹没。伏尔泰说过:“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而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告诉我们,大多数未必正确可取,从众简单不需要思想,还请温柔以待正在饱受痛苦的人。

值得欢喜的大转折随之而来,中国武汉慢慢被来自世界各地的爱所包围,那一句句暖心窝的祝福:“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祝福与关爱一同搭载着数百架飞机的医疗物资直奔中国,那一刻,我为之感动泪目,暂时占上风的病毒,我们将会用爱去战胜。

进方舱前我们团队做了许多准备工作,除了防护知识的理论和实践培训,重中之重是搭建帐篷,全队齐努力在3小时内搭起20多顶帐篷,惊人的速度见证了团结创造奇迹,身为队伍中的一份子我感到无比自豪。

那是医生第一次进舱前,雷(撼)院带队,孙(贵新)队、姜(波)队、徐(红福)指导、何(丽华)老师、王(韬)主任和当晚没有班的小伙伴们,一起陪同值班的医生护士进行入舱前准备,画面中雷院像个老父亲送即将上战场的孩子们,虽担忧却从不表露,一直给他们鼓励和加油,一笔一画地为孩子们写上名字和祝福,并一遍遍的检查,确保万无一失。一切准备就绪,当孩子们排好队拉开第一道舱门,老父亲紧跟其后想多看两眼,孩子们转过头和老父亲、好兄弟一一挥手致意,眼神中诉说着,孩儿已长大,总要学着自己上路,就送到这儿吧。转过身迎接他们的是未知的未知,即便做足了准备和心理建设,我想都会有一些害怕吧。当队伍最后一个人入舱完,第一道舱门关上的那一刹那,一声声的“加油”声在耳边回荡不肯退去,就像老父亲的担忧和记挂一直在心里挥之不去,现场的每一人,那一刻,怕是都红了眼。孩儿们都懂,背后有你们,足矣。

不记得是第几次进舱,也不记得多少次与病人对话时,话语间总是流露着抱歉,他们(患者)的小心翼翼着实让人心疼,能自己解决的问题绝不给你添一丝麻烦,此时的医患关系前所未有地和谐。其实,我想对你们说,灾难面前没有谁对谁错,一切都只是暂时的。我们苦一点累一点真的不算什么,只希望你们一个不少的安心回家和一句真诚的谢谢已足够。

一次,我们的小伙伴带领患者组织读书会,活动结束前病患们热情地上台发表感言,其中一位男子通过话筒告诉我们:一月父亲刚刚去世,二月初母亲因感染新冠抢救无效离世,而他在照顾母亲时防护不当也感染了新冠,大家都在为他不幸的遭遇而叹息时,他却在台上鼓励大家说:“大家一定要努力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相信我们一定能战胜病魔。我们经历了那么多坎坷,日子还得往前继续,我们一起加油。”电脑面前的我和另一个小伙伴早已鼻酸到泪目,可是戴着护目镜不敢哭,怕糊了眼镜影响工作,我们互相开玩笑说不能哭。来之前原本以为病患们大多有着糟糕的心境,我们理应给他们多一些关怀和疗愈,没曾想他们的坚强让我的泪点一再被打破,就如小伙伴所说,我们每天被他们疗愈着。其实,刚来武汉的那段日子,不敢刷抖音不敢听感伤的歌,有些苦需要时间来安抚。

下夜班后,换好衣服,急急忙忙取出更衣柜里的手机,从上班前的满格电到下班时提示电量不足,微信里满是关心和问候,科里的主任、护士长和同事们早已塞满了寒嘘寒暖问,家人和朋友纷纷问候我的安全。回宿舍路上一刻钟的路程,大家鸦雀无声,我想他们和我一样,在和每一位亲人报平安吧。

不论你多累睡到几点起床,打开门总能收到小伙伴放在门口的早餐;不论你几点下班,进门前一定能看到一盒盒热气冷却后结满雾水的午餐、或者晚餐,大家不谋而合地一直这样相互扶持着:虽然饭是凉了,心却暖暖的。开玩笑似地和小伙伴聊着,这段日子习惯了推开门就能开嗓聊天,习惯了一眼看见门口的餐点,回去后会不习惯的,可能回家后,开门还会下意识地看看门口的。

“同事们,今晚加餐,准点下来取餐!”我们的大厨勇哥今天又要给大伙改善伙食了,大家欢呼起来,耶!今晚又有好吃的咯。接下来又有一波光盘秀了,大厨最开心的莫过于大家吃得意犹未尽吧。“今晚7点准时出发去方舱。”群里后勤保障的战友们发来提示消息,这一个多月的日子里,他们在舱外日日夜夜护送我们准时进舱,不论狂风、遑论雨雪,有你们的守护,我们在舱里无比安心,你们辛苦了。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38日,武汉客厅(东西湖)方舱医院正式休舱,我们有高兴也有不舍,希望正在经受磨难的英雄武汉人民再坚持一会儿,胜利的曙光即将触碰你的指尖。加油!

202038 记于武汉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