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同济老同志纷纷行动,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来源:离退休工作办公室   时间:2020-02-27  浏览: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校离退休老同志们自觉遵守上海市政府和学校的各项防控要求,尽己所能,用他们的方式为疫情防控贡献着一份力量。

请战当志愿者,守护家园

机关退休教师孙金花副教授原本计划春节赴外地旅游,但随着武汉“封城”、上海启动一级响应机制,她果断取消了全部行程,在所居住的小区发起了战“疫”志愿者活动,承担起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她组织动员了17位既热心热情又具备各类专业知识或特长的业主一起做志愿者,分成宣传报道、医疗咨询、心理咨询、物资采购、后勤保障服务五个小组,分工协作。采购组想尽一切办法通过各种渠道甚至国外邮购的方式采买到了消毒液、口罩、手套、帽子、体温仪等急需紧缺的抗疫物资;后勤组每天检查小区各公共部位和公共设施的保洁、消毒工作,确保不留死角;物业人手不够,志愿者们就和保安一起在寒风苦雨中站岗执勤、守夜,对出入小区的人和车,做到逢人必检、逢车必查,并每天为161位需要居家隔离观察者配送生活必需品。孙老师主要承担宣传报道,她坚持每天出一期《小区疫情防控每日播报》,在日报中报道整个小区的抗击疫情情况,其中包括返沪人员的人数和健康状况统计数、出入小区人员和车辆的数量、情况汇总,还报道志愿者和物业人员的精神风貌、抗击疫情的新情况、新举措、新方法等。她还坚持从正规媒体渠道了解并宣传从中央到市、区一级的防控工作精神和周边小区接地气的防控措施,要求住户们不信谣、不传谣,并邀请志愿者中的医生、专家在小区的微信群里为大家普及防控知识、答疑解惑。他们小区所隶属的新江湾城街道领导听说了这支志愿者队伍,前来慰问,充分肯定了孙老师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出色表现和担当精神。

附属同济医院退休职工张根娣、蔡十美、樊剑芳、范建菊、徐萍芳、方丹令、程景梅、叶丽红等,均是有着几十年临床经验的护士或护士长。她们主动向医院“请缨”,申请支援一线岗位。考虑到年龄和身体健康,医院把她们作为“第二梯队”后备力量,她们不甘心,又各自回到所在社区担任志愿者,运用专业知识向居民宣传防控病毒的知识,洗手和戴口罩的正确方法,对进入小区的人员测量体温,帮助业主接收快递等,忙得不亦乐乎。

海洋学院退休党支部书记朱东霞,在社区严防严控死守疫情传播的号角吹响之际,她第一个报名参加了社区志愿者服务队,每天参与社区门岗的防控工作,查车辆、测体温,还有大量的管理说服工作。她说:“我是一名老党员、退休支部书记,平时就力争做好各项工作,关键时刻更要义不容辞。这是一场与病魔抗衡的生死战争,我每天都被一线的医务人员英勇抢救病人的事迹所感动,更为感染病人的病痛而担忧。所以,志愿服务工作是义务,也是责任。” 

踊跃捐款捐物,传递爱心

现年80岁的石四箴教授,原任政协上海市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和台盟上海市委主委。春节前,正在日本东京的她,得知额温枪成为了紧缺物资、国内一时难以买到时,立即赶到神奈川县的BIG CAMERA,和店长说明情况,把该店库存的所有额温枪统统买下带回上海,全部捐给了金山区卫健委,用于金山区的医院、道口、车站等重点防疫场所,为金山区防疫工作解了燃眉之急。随着疫情形势越发严峻,全国各地对口罩、防护服等医用物资的需求急速上升,采购问题变得日益棘手。石四箴教授和女儿一起,挖掘社会资源,充当 “防疫使者”、牵线搭桥,先后帮助金山区卫健委采购防护服800余件,另外还有至少550件医用防护服正在协调采购和运输中。她们还向张堰镇甪里村捐赠了630个医用口罩,用于支援村里的疫情防治工作。

孙金花副教授担任机关退休第二支部的支部书记,她带头捐款2000元,并倡议支部党员捐款捐物。在她的号召下,仅一天时间支部22名党员就募集到了13500元善款捐赠给“同济大学医疗支援、帮扶、关爱基金”,用于支持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医院等医疗单位的防控救治工作。另外,她还和老伴一起以公司名义捐款5万元。

刘海祥老师是一位独居的88岁高龄老人,他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他说作为一个党员就应该“守初心、担使命”。他的退休金并不高,却坚持为白衣天使们捐款1000元。他的儿子在日本,给他邮寄了口罩,他立刻把大部分口罩拿出来捐给了买不到口罩的邻居们。

离休老干部胡宏淑、贺幽水、刘志强年龄依次为95岁、94岁、93岁,当看到湖北地区缺医务人员、缺病房、缺物资,她们立即主动联系到所在支部的联络员,每人捐款10000元,为疫情重点地区奉献一份爱心。这样的捐款每天还在一笔一笔不断地增加:

退休局级第三党支部3310元

机关退休第六党支部捐款2000元

机关退休第二十三党支部捐款500元

…… 

发挥专业特长,助力抗疫

陈增堂教授是我校心理咨询中心创始人,退休前长期担任心理咨询中心常务副主任,曾荣获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陈老师退休后担任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理事长和上海心理学会副理事长。随着新冠疫情的蔓延,他意识到人们必然会对如此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产生诸如紧张、恐慌、焦虑等一系列应激反应。于是他和同事们迅速自发地行动起来,制作并向全市大学生提供了《上海大学生疫情应激心理自助手册》,普及新冠肺炎的科学防控知识,以及如何对待、处理自己和他人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同时,他们还制作完成了《上海高校咨询师抗击疫情应激心理援助指南》,及时转发给全市高校的心理老师,帮助他们尽快投入到相关工作中。这份指南还得到了一些外地同行的赞许和转发,使其他省份的教师们也从中受益。此外,陈教授还组织心理咨询师们参加网上的专业培训,整合专家力量,对他们在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答疑解惑,以更好地应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与此同时,他还参加了中国心理学会组建的全国专家服务团队,公开了自己的微信号和邮箱,向有需要的咨询师提供帮助和督导。2月21 日,教育部紧急发出通知,要求全国高校的咨询师在坚守岗位、服务大学生的同时,报名支援武汉。陈增堂教授积极报名参加支援武汉的心理咨询师志愿者队伍,将以网络和热线电话的方式,向身在武汉的医务、公安、保安和患者等人员,以及社会大众提供心理援助服务。

土木工程学院防灾救灾研究所退休研究员刘艺林老师利用掌握的知识赶制了一份《减轻疫灾框架图》,为抗击疫情出谋划策。孙章教授是原铁道大学副校长,在防控新冠肺炎期间,虽然宅在家中,仍然笔耕不断,为今年第二期《城市轨道交通硏究》撰写《社评》。 

真情守望相助,传播正能量

在大疫面前,很多老教师表现出乐观的精神和良好的心态,并彼此鼓励,守望相助。孙章教授作为老科协的会长,自创“孙氏健身舞”在会员中分享。他将芭蕾舞曲《贴窗花》放到微信群里,建议老同志们把广场舞创新为2.0版的“客厅舞”。在流媒体连续播放下,老人们可跟着节拍在家快走,美其名曰为“杨白劳大步”。试过的老同志们都觉得好,在家走步不再枯燥,或者看电视、看电脑每坐一小时,就起身跳舞或快走半小时,身心顿觉舒畅,虽宅居在家身体也得到了锻炼,非常实用有益。

医学院陈保权副教授和同济医院张俊发主任从医多年,对此次的疫情危机感同身受,连续创作了多篇诗词为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加油、鼓劲。关工委刘艺林老师创作的词歌《水调歌头˙举国灭新冠》和散文《致敬——医务人员,人类生命的保护神》、交通学院时东兵老师、老科协张若京教授和张永聚工程师等创作的战疫诗歌,以诗歌汇聚力量,为战胜疫情树立信心,并向医务人员表达深深的敬意。

孙有望老师也是我校老科协的骨干,在家不能出门的日子里,他经常向大家推荐一些经典的电影,然后大家在群里讨论观后感。比如,最近刚刚荣获第92届奥斯卡最高荣誉、最佳影片奖的韩国影片《寄生虫》就受到了大家的热议,孙章教授也把搜集来的有关该片的信息与影评也分享到群里 ,供大家在欣赏影片的同时思考贫富分化这一世界级难题。

王蔚秋老师在疫情来袭时,对身边体弱多病的老同事守望相助,分享了自己仅有的一点消毒用品和口罩,大家一起共渡难关。她还不时地向老同志们普及、传授如何自我防护的知识,并用自己的歌声和朗诵来给大家解压。

书画协会的老师们拿起画笔助力抗疫,创作了一幅幅书画作品,以网络展开的形式表达同舟共济、抗击病毒的决心。

老同志们表示,虽然能力有限,只是奉献了一点绵薄之力,但坚信在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克时艰的努力下,这场战“疫”必将取得胜利!(离退休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