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却无法动摇我们战胜疫情的决心和勇气。自疫情发生以来,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第一时间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组,以党建为引领,将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置于首位,把校园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争分夺秒,落细落实信息排摸通报、正能量宣传、关心慰问学生等各项工作。在疫情防控中践行初心和使命!同心戮力,共克时艰,我们坚信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必将胜利!
快速反应 建立应急工作机制
1月23日下午,学校紧急召开疫情防控专题工作会议,学院当天下午第一时间就成立了设创疫情防控工作组,组织员和人事员共同负责《学院教职工每日情况汇总表》和《隔离期教职工体温情况明细表》的填报,辅导员负责学生基础信息和动态信息的收集汇总。2月10日起学院即以“在线会议”的形式召开党政联席会和院务会 ;“停课不停教、不停学”,2月12日学院成立线上教学领导小组,2月18日起召开本科生、研究生线上教学专题会议,在了解学生线上教学条件和诉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创造性地筹划“网上课堂”;2月13日起,教职工恢复工作状态,采用轮流到岗上班、居家办公、在线办公等形式开展工作;2月18日起召开线上党委会。通过这些线上工作等措施,一方面,聚焦疫情防控工作,另一方面,为接下来疫情后的各项与教学和科研相关工作的开展做好筹备工作。
信息收集 全面掌握师生动态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校园怎样开展疫情防控、疫情排查、防控知识精准宣传?如何及时关心关爱师生健康?如何进行师生动态信息精准统计?这些既是疫情防控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任务,也是颇具挑战性的任务。尤其是掌握师生动态信息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不留死角,全员覆盖,一个学生也不能落下!”辅导员们时时刻刻牢记这些原则和信念,充分利用班长、团支书学生骨干的作用,依托班主任的力量,全面梳理学院学生基本情况,督促学生填表打卡、回答疑问、解决问题、关心问候身体和学习生活情况、安抚焦虑急躁心情、开展线上组织生活会、汇总报表数据提交学院和学校相关部门。与此同时,对全院全职教职员工每天所在区域以及区域间的流动、每天进出校门的情况、隔离期间每天的体温检测等动态信息收集与报备工作也同步开展。
宣传倡议全院师生共同战“疫”
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学院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官网等多个自媒体平台以多种形式的内容号召全体师生积极抗“疫”,尤其是倡议党员在疫情面前更要率先垂范、勇于担当,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期间先后发布了例如学院党员向全体师生发出的倡议、学院党委向全体教职工党员发出的倡议,以及在战“疫”面前,普通师生和教职员工展现出来的以身作则的精神、忘我的精神和敬业精神等内容的文章。此外,学院还组建了学生防疫设计小组,小组成员由学生自愿加入,他们通过对与疫情相关信息的持续关注,深入思考,结合专业特长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最终通过一系列海报表达学院师生对医务工作者等坚守在最前线各岗位的工作者的敬意;向公众传达不传谣、不信谣、不造谣的基本行为准则;倡议可持续生活理念;用设计的力量为抗“疫”加油等等。同学们的原创防“疫”系列海报社会反响热烈,被同济大学公众号,上海团市委公众号青春上海,文汇报公众号,教育部微博以不同形式转发,学校则以海报的方式张贴宣传,并持续在校园大屏幕滚动播放,为校园营造了积极抗“疫”的良好氛围。

同时,各学生党支部正开展不同形式的线上组织生活,体现党员带头模范作用,各党支部用信件发出倡议、用视频加油打气、用数据可视化表达传递信息;由娄永琪院长等老师指导的研究团队编写的《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的公共防护指南》,其中涵盖了居家、出行、就医、学校、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等不同社会场景中可采取的防护措施,简洁全面地普及了科学防控的知识。
慰问关心 为学生送上温暖
学院十分重视对湖北籍学生、留校学生和隔离学生以及港澳台地区、留学生群体的关心和爱护,建立了“设创湖北朋友”和“设创留校小家爱学术爱运动”微信群,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和身体状况,切实解决他们的困难和需求;尤其对湖北籍学生,辅导员更是经常通过电话联系,在强调不能擅自返校的同时,更带去学院对湖北籍学子的问候和关心;每天与港澳台学生联系,了解动态,关心问候;还为在校隔离学生送饭、送水果,先后多次给他们送上“温暖”,学院为所有留校学生送上口罩、洗手液、毛巾等慰问礼包,同时送上手写问候卡,问候卡上写有温暖的话语和具有学院特色的设计。大家互帮互助,齐心协力,树立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