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晚,“迎春接福”闻学堂春联雅集活动在图书馆十楼闻学堂举行。校内书法爱好者,点墨轩书法社团等师生齐聚一堂,用毛笔题写春联、福字,在中国书法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新年习俗。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杨浦区书法家协会秘书长吴良安老师现场讲解、演示春联题写,并讲解“福字多一点”的来源,福字张贴等习俗,希望同学们会写也要会用。师生们也放开手脚,发挥创意,学习各种书体的福字写法,互赠福字,并争取完成一幅自己的春联作品。活动持续了三个多小时,大家笔耕不辍,收获满满,在红火火的迎新氛围中结束了本次雅集。







春节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节日,而春联则是我国独有的一种传统文化,以示辞旧迎新,迎来甜美和睦的新春佳节。我国春联习俗起源于春秋时代,刻写在门庭木掾或石柱上,也有篆刻在悬挂门庭的长幅竹片上,后又用墨写在丝帛稠带上(北方人称之为幌子)以装饰门庭。造纸术发明后,春联便由文人墨客书写在纸制条幅上悬挂,进而再发展到人们用红纸书写并张贴在门亭与厅堂。

(文/曹洁冰 图/李华 视频/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