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同济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教学情况(学生问卷)调研报告》发布,学生对通识选修课程总体满意度高、获得感强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9-10-16  浏览:

“从调研数据来看,学生对通识选修课程的满意度高、获得感强,这说明学校在推出特色通识选修课程、大力推进本科通识教育、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在近日召开的学校秋季学期督导工作会议上,学校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发布的《同济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教学情况(学生问卷)调研报告》如此表述。

近年来,同济大学提出要着力培养具有 “通识基础、专业素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全球视野、社会责任”综合特质,引领未来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围绕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我校大力推进本科通识教育,面向大一本科生为主推出了一大批不同类别、富有同济特色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主要包括核心通识课程、同济烙印课程、长青系列课程、交叉融通课程、校级精品通识课程等。每个学生在学期间至少要修满8或10个通识选修课学分。


同济的通识教育实施效果如何?通识课程是否受到同学们的普遍欢迎?今年,学校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认真设计了通识选修课程调研方案,4月召开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教学专项督导工作会议,布置了同济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教学情况(学生问卷)调查工作。随后,各教学督导随堂调研,完成了对学生的问卷,旨在为学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此次调研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所抽样本共计718人,涵盖2015级至2018级本科生,涉及的通识选修课程覆盖“人文经典与审美素养、工程能力与创新思维、社会发展与国际视野、科学探索与生命关怀”四大模块,主要为通识选修课程的重点建设课程和新开课程,包括《演讲与口才》《消费经济学》《建筑功能材料》《桥梁工程、科技与文化》《中国文学经典古典小说评析》等59门课程。


学生对自己所选修的通识课程是否满意?调研数据显示,受访学生对所选通识课程的总体满意度高,满意率高达96.52%,且不满意率为零。

通识教育的教学内容、授课模式如何?调研表明,97%左右的通识课程使用固定教材或课件,并且有一半左右的课程尝试教师团队授课的新模式。除教师讲授外,还融入了课堂讨论、分组或个人演讲、课后线上互动、参观实践等多样化的授课方式,提升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通识课程的授课教师总体表现如何?受访学生认为,授课教师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及在备课、讲课思路和讲课精神方面的表现令人满意,99%左右的学生对授课教师的这两项指标均给出了“良好”以上的评价。

在同学们眼中,通识课程授课教师具备哪些素质?根据调研结果,“理论素养深厚,专业功底扎实”“掌握学科前沿,教学与时俱进”“语言风趣幽默,授课通俗易懂”三大特质分别位列前三。

通识课程采取何种方式进行考核?调研结果表明,通识课程大多采用“考查”作为课程学习的考核方式,其中,平时作业占了较大比重,采用传统笔试进行考核的课程较以前有所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专题报告、课堂讨论等形式。“这说明通识选修课程更注重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和积累,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进行研究性学习。”《调研报告》称。

同学们是基于哪些原因选修通识课程?“对课程内容感兴趣”这个选项的所选比例远超其他各项原因,其次为“对专业学习有帮助”“喜欢授课教师”。

学生对通识课程的满意度,还可从学生对自己,以及对身边同学在通识选修课程中的课堂表现的综合评价来全面印证。“超过99%的学生不会在课堂上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超过九成的学生会认真聆听授课内容,近一半的学生还会做笔记。”《调研报告》以调研数据为证,言之凿凿。


同学们对通识教育有着怎样的认知?“拓宽知识面,培养新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学科交叉,培养跨学科思维能力”“发展兴趣和特长”分别位列通识选修课程作用的前三位。

《调研报告》还从通识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通识选修课程不同于专业课程、必修课程,面对的学生群体拥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和学习能力,因此课程内容要兼顾广度与深度、兼顾不同学科背景学生的基础,不能过于专业,也不能泛泛而谈。

——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通识选修课程教师队伍,是优化通识选修课程、加强通识教育的重要基石。要健全激励机制,为通识课程教师队伍提供学科支撑和机制保障,鼓励更多专业教师加入通识选修课程教育的队伍;要打造多元的通识教育教学团队,成立通识选修课程模块教研小组。

——积极探索自主式、实践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大胆开拓全新教学模式。课堂内,互动式、参与式的教学,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演讲辩论等多种形式的推动,可有效提升课程参与度和吸引力;课堂外,教学实践基地、网络互动教学平台的建设,尤其是利用慕课等新兴网络教育平台,可从时间空间两方面有效拓展教学的平台。

“通识教育的对象是一群有着多元需求的低年级学生,这就要求设置课程时既广泛挖掘学校课程资源,扩大课程种类和数量,又兼顾同济办学特色、课程的特色,契合学生的多元需求,打造具有同济特色的核心品牌通识课程。”教学督导专家说。(黄艾娇)

相关链接:https://news.tongji.edu.cn/info/1003/68297.htm 《厚基础、宽口径,让同济学子从容迎接智能时代——本科生院院长黄一如谈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全面修订》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