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好老师,让学生感念一辈子

来源:   时间:2019-07-11  浏览:

6月17日,同济大学环境学科创始人之一、环境工程专业创建者、资深教授胡家骏先生离世,享年101岁。近日,环境学院举行追思会,深切缅怀胡先生崇高的师德风范及其毕生为我国环境事业、同济环境学科发展作出的卓著贡献。

三年前,我在对高廷耀教授进行访谈时,听他谈起大学时遇到的几位好老师,胡先生正是其中一位。言谈间,高老师真情流露,对胡先生的景仰、敬慕之情溢于言表。师承胡先生迄今60余年,他说:“胡先生是我一辈子学习的榜样。我从胡先生身上学到,好老师最重要的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启发学生如何去思考。作为大学教师,更是要着力于培养大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实在是太重要了。”

在课堂上,胡先生是如何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呢?高老师回忆道,比如胡先生讲活性污泥的丝状膨胀,有一种可能是大肠杆菌在一定条件下变化成了丝状菌。“胡先生就像讲故事一样,绘声绘色地讲如何通过做对比实验来验证这一点。”胡先生曾对学生讲,要想比较两种工艺的优劣,验证某种工艺、方法是不是真的好,必须要在同等条件下做平行实验,不能一个是实验室条件,一个是实际生产条件,因为实验室条件是严格控制的,操作人员是经过正规训练的大学生、研究生。“胡先生的这些教诲深深影响了我,我后来当老师,也是这样来教育学生的。”高老师说。

 “胡先生是我国水污染防治事业的先驱,是指引我人生道路的一位恩师,是我敬佩、爱戴、永远记在心上的榜样!”这是同济杰出校友钱易院士委托环境学院在追思会上表达的心里话。她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对胡先生深深的感激之情。1957年初,在胡先生的激励下,在同济完成本科学业后,钱易前往北京继续深造。此后数十年间,胡先生还一直惦记、关心着这个昔日的学生。上世纪八十年代,她曾收到胡先生两页满满的信笺。在信中,胡先生关切地询问她是否因为现在社会活动多而没有时间做研究,教学是否受到影响。胡先生还语重心长地写道,在环境工程这个专业里,有一个好学生、好人才不容易,提醒她不要让精力太分散。“我收到那封信实在是太感动了,先生远在千里之外,还在关心着我、指引着我,而且他的提醒非常重要。”钱易院士深情回忆,她当即给先生写了一封信,认真汇报了自己的工作情况和内心所想。胡先生很快给她回了信,说他这下子就放心了。钱易院士由衷感怀:“胡先生的恩情让我铭记一辈子。”

在师生的真情追忆中,先生的形象愈发清晰、高大。胡先生1946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卫生工程硕士学位,之后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毅然归国,矢志为祖国的水环境事业作贡献。先生在同济从教60余载,无论是最初的上下水道系,还是之后创立的国内首个环境工程系,都处于起步阶段,他同几位教授一道,义不容辞地肩负起了这一历史使命,为形成并发展我国自己的环境学科殚精竭虑。他不但翻译完成了前苏联的专业教材《排水工程》,用作环境工程专业最初的教材,此后还参与编写了一系列给排水工程以及环境工程专业的课本,并推广到全国相关专业使用。如今,他培养的学生已成为我国环境领域的中流砥柱。

2014年度“中国水业人物”评选,胡先生荣膺“终身成就奖”,可说是实至名归。先生率先在我国开展了微污染原水生物预处理的研究。在城市水污染治理规划中,他倡导系统综合的观念和方法,强调污染源治理要与市政收集处理系统相结合,治理工程和科学管理相结合,处理后出水和水体环境容量相结合。

胡先生一直力主高校要对接生产单位的需求。在他的直接推进下,上世纪80年代,同济环境学科就与上海市自来水公司、上海市政设计研究院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他还推动成立了同济大学水处理技术开发中心,力促同济环境学科成果转化应用。

胡先生还以远见卓识,率先推动我国环境领域的国际交流。1979年中美建交后,他当即邀请美国环境领域知名教授来华讲学,并亲自担任翻译,打开了环境学科国际交往的大门。(艾娇)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