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18艺术工作坊雕塑创意展于10月8日至22日在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及B楼展厅展出,展出形式分室内外两个部分,室内部分以课堂创作为主,室外部分以环境专题创作为主,共五件作品,艺术创意形式各不相同。
附创意展介绍:
教师寄语:
用一些简单的材料,如:泥、石膏、纸片等等,通过自己的大胆想象,亲手制作一件件雕塑作品,体验一把雕塑创作的乐趣,对于爱好艺术的学生来讲是很有吸引力的,这或许就是雕塑课程深受学生们喜爱的根本原因吧!
奇思妙想人人有之,深埋着的艺术灵感一旦被激发,想象思维一旦被开启,创作的热情便会喷涌而出,没有谁是天生的艺术家,兴趣和好奇是你最好的良师益友,对我而言激发学生各自的乐趣,一直是我教学的基本思考。
造型的艺术语言有很多,但“形体与空间”这一本质语言是一定要通过反复锤炼才能真正感悟的,除了兴趣还需要大量的实践和体验,其中便包含着尝试的勇气。
此次展品是以本院18艺术工作坊学生为主体,兼有其他专业学生的雕塑作品。展出形式分室内外两个部分,室内部分以课堂创作为主,室外部分是以环境专题创作为主,共有五件,艺术创意形式各不相同,都是同学们的激情之作,衷心希望这个展览能得到大家的喜爱。
——该课程教师:刘庆安老师
教师简介:刘庆安,现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获全国城市雕塑资格证书。
展品介绍
室外部分
《创造》
创作团队:吴雨潇 张昊 赵筠蔚 郭乔妮
《共享时代》
创作团队:赵菡 周雪松 卢睿瑶 毛钟祎 褚欣亦
《溢》
创作团队:王紫琪 许广平 阙鑫荣 林波阳
《咔嚓》
创作团队:包琳 成昶 赖可欣 沈子艺 邹昕妤
《失重》
创作团队:周鑫杰 陈嘉宁 伍祉萦 徐施鸣
室内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