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镂空的扁圆形竹筐用细细的麻绳吊起,点点蓝白光在亭子顶部幻化成一片星空,地上的暖光则寓意田野、麦浪,这是吴依秋等同学共同设计制作的名为“夏至”的光影作品。6月22日晚,同济大学三好坞园林内流光溢彩,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专业大二本科生以变幻多姿的光影世界,生动演绎中国传统24节气,引来数百名同济师生来此驻足观赏,流连忘返。这是建筑物理光环境课程的学生作业评审展示。

据任课老师、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郝洛西教授介绍,本次光影构成作业展以“光影时节”为主题,由参加此课程学习的近170名同学,分为29个小组以团队合作完成。其中除“夏至”有多组同学表现外,其余每个节气均由一组同学协作完成,仅历时一两周时间。

三好坞水榭亭台,假山竹林,29组光艺术作品有序分布其间,光影绰约,别有朦胧之美。立春、谷雨、大暑、秋分、小雪、冬至……每一个节气的内涵和特点在一组组光作品中得以艺术呈现。同样是表达“夏至”节气,林昱宏等同学的作品以一条藤曼呈螺旋式蓬勃生长,并伴有多色光影流转;王挺等同学则是将水面的6片荷叶与廊上的6把能变红绿蓝三色的雨伞相互呼应。

在郝洛西教授看来,此作业对于同学们来说,还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以光影的创意设计来演绎“节气”这一抽象概念,需要同学们充分了解我国传统24节气及相关文化的内涵及外延;并且,此次将光艺术装置设计置于自然环境中,还需要同学们在探索光的创新表现形式的同时,还要考虑作品与所在环境景观要素的高度融合。
“低碳环保”特色也在这些作品中得到充分体现。不仅作品基于各色LED节能型光源,仅用3伏电池即可点亮,而且推荐学生尽量选用生活中产生的废物,废塑料瓶、塑料袋、废纸盒等在作品中都有大量运用。
经评审,16组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此次作业展示还得到了上海亚明照明有限公司、上海科锐光电发展有限公司的技术支持。

相关视频新闻链接:http://news.tongji.edu.cn/catv/player.asp?id=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