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乡村规划教学成果展开幕式暨概念性村庄规划设计竞赛评审活动日前在同济规划大厦一楼大厅举办。活动邀请了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系领导和校内外评审专家,与任课老师及参考学生共同参加。
评审专家认真评阅方案成果并与参赛学生进行了交流讨论,分别评选出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鼓励奖9项,以及创意奖和研究奖各2项。参加评审的专家对于课程组织和方案成果给予了好评,认为所提交的方案成果展现了同学们极大的学习热情和踏实的调研和设计实践态度,部分规划设计成果富有创意并且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涉及全国不同地方和发展特征的多个村庄案例的教学组织方式,对于同学们通过交流和实践来更为深入的理解中国乡村发展和规划也具有重要意义。在会间交流中,评审专家对进一步完善课程组织提供了宝贵意见,期待同济大学的乡村规划教学能够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为国内的乡村规划教学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自2011年城市规划正式调整为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以后,学校调整了课程设置并于2012年开启了乡村规划教学和教学研究工作。2012年的乡村规划教学结合了总体规划课程设计,依托西宁市湟源县县城总体规划项目,通过对周边8个村庄的调研,组织学生统一进行方案设计,作为国内相关院校中最先开展的乡村规划教学,取得了积极的反响,并积累了初步的教学经验。2013年的乡村规划教学更加注重了现场调研环节和对乡村规划特点的把握。各教学小组与总体规划现场调研结合,分别在山西省介休市、山东省诸城市、云南省云龙县、上海市奉贤区及四川省兴文县,选择了7个村庄作为教学题目,组织学生通过现场踏勘、问卷、访谈等多种方式了解乡村发展实际。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开设了更加系统的系列讲座,引导学生理解城与乡的差异、乡村规划与城镇规划的差异,从乡村实际和村民意愿出发,思考乡村发展问题。5个教学小组在指导教师带领下,共编制了17个概念性村庄规划设计方案,并延续去年的教学经验,以方案竞赛的方式形成教学成果并展出,同时邀请有关专家对方案进行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