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成果展在明成楼钟庭拉开帷幕。
为了更加扎实有效地推进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建筑城规学院积极拓展思路,以“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为平台,组织开展了多项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蓬勃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可持续发展资源考察、寻访城市奉献者、城市建设、古建筑保护、生态旅游等内容成为学生社会实践关注的焦点。

由本硕博18人参加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江西吉安实践服务团,深入到乡村民宅,走家串户,就人居环境、家庭收入、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交通、村庄规划等众多问题,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调研。在为期半个月的实践期间,同学们结合专业所长,为当地政府提供了十分详尽的数据,为吉安市下属泰和县的十多个乡村制定规划设计方案。
“211工程”院校老校区环境品质提升实践团利用问卷调查和采访等多种形式,探究了有关院校校园的功能区分布、校园流线、绿化环境、人性化设施、人文环境、标志性建筑等问题,在开发高校老校区的潜力和适应新老校区携手并存等方面作了探讨。
百年同济百年情,百年建筑故事寻访团从上海出发,沿浙江金华、江西赣州、广西八步、云南昆明、四川李庄一线,踏寻同济100年来曾经走过的道路,寻访同济大学办学旧址,探寻学校旧址近百年变迁过程和学校社会地位的变化,拍摄并记录旧址现状,搜集旧址建筑的文史、图片资料。寻访团采访了当地同济人,搜集、撰写他们的同济故事,并辑录成书,结合照片,DV等各种媒体形式记录表现。为百年校庆补充搬迁背景、建筑旧迹、著名校友、同济故事及同济百年情等文史资料,成为百年校庆前的一次“献礼之旅”。
另外,在安徽凤阳、在滇南西双版纳、在山西大寨、在湘西古城、在上海的城市建设工地和世博园区都留下了建筑城规学院学子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