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至3日,中国—联合国—非洲环境合作项目(中非环境合作项目)二期技术总结会在我校举行,副校长伍江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辞。会议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中国科技部和同济大学共同举办。来自12个国家的55名专家代表参加会议,共同分享中非环境合作项目二期取得的成果、经验,并讨论进一步合作的方向。
伍江代表学校,欢迎中非专家齐聚同济共同交流项目所得,并赞誉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科技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以及中非各参与单位在非洲合作项目中的不断努力。中国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陈霖豪在致辞中强调了中非双方在能力建设和技术转让方面的真诚合作,并对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协调和支持、非洲伙伴的合作与中国机构的辛勤工作表示赞赏。联合国环境署驻中国代表张世钢高度评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中国区域环境合作和南南合作中的重大作用,强调中非环境合作的重要意义。中国科学技术部项目专员江舒桦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非洲区域办公室生态系统管理项目主管穆罕默德概述了中非项目的背景和总体实施情况,并高度赞扬了同济大学及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在中非项目中的大力支持和令人印象深刻的努力,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切实的贡献。
自2011年起,中非项目二期围绕着“一河、一湖、一沙漠”的主题,共有6个重点项目。中方共有14家科研单位在尼罗河、坦噶尼喀湖和撒哈拉沙漠地区的16个国家展开环境援助,内容涉及水资源规划、水环境保护、水处理、干旱预警、节水农业和防沙治沙等方面。中非项目是在中国科技部的支持下,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共同发起,旨在通过中非专家之间的技术交流、信息共享与示范工程建设等,帮助非洲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能力。中国在用几十年快速发展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为非洲环境问题提供理念和技术支持。通过中国、UNEP以及非洲合作伙伴之间的共同努力,中非环境合作项目已经成为一项国际间南南合作的成功范例。
会议期间,中非项目双方专家将所取得的成果和成就进行分享和讨论,汇编出的整个项目的技术报告将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科技部共同出版发表。此外,会议还安排了非洲与会人员参观我校可持续发展学院、校史馆以及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等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