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同济又一重大医学发现在线发表于《自然》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4-07-01  浏览:

  中法科学家联合攻关,在国际上首次发现能控制凶险型疟疾的关键调控因子——“PfRNase II”,由此为这一高致死性疟疾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治疗靶点。

DSC07109

      记者今天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同济大学医学院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由附属东方医院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医学院传染病与疫苗研究所张青锋博士等,与法国巴斯德研究所Artur Scherf教授等合作完成的这一研究成果,6月29日在线发表于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杂志(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aop/ncurrent/full/nature13468.html)。张青锋博士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及共同通讯作者。参与此项工作的还有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江苏省血吸虫病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和德国伍兹堡大学。这也是同济大学医学研究成果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再登《自然》杂志。
      同济大学副校长蒋昌俊,上海市科委、市卫计委、浦东新区科委等有关负责人出席了新闻发布会。

DSC07063

      张青锋博士介绍,疟疾是最古老、最致命的传染病之一,它与艾滋病、结核病一道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当前全球面临的三大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是因恶性疟原虫引起的如儿童脑型疟疾等凶险型疟疾,每年导致全球约百万患者死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作为治疗凶险型疟疾特效药的青蒿素衍生药物抗性出现,人类抵御这一疾病的最后一道防线面临着将被全面突破的重大危机。为此,寻找凶险型疟疾的发病机制,从而为开发新的抗疟药物提供治疗靶点,显得迫在眉睫。

DSC07071

      大量研究已经证实,恶性疟原虫变异基因家族var是恶性疟疾的关键致病基因,其中A亚类变异var基因是凶险型疟疾的致病“元凶”。在普通疟疾患者中,A-var基因通常处于“沉睡”状态;但是当它们被激活而“醒来”时,凶险型疟疾的发生率显著升高。
  张青锋等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以A-var基因转录后调控作为切入点,对其表达调控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基因组生物信息学分析,张青锋等在恶性疟原虫外切体复合物类似蛋白中发现了一个“多余”的成员——PfRNase II。通过转基因和RNA测序技术,张青锋等惊喜地发现,PfRNase II分子的调控对象正是A-var基因:当PfRNase II蛋白功能缺陷时,A-var基因从“沉睡”中被激活,而其他亚类的var基因则不受此影响。

东方医院转化医学平台青年科学家张青锋在指导助手做实验1

      随后,研究人员利用疟疾病人血液中分离的疟原虫,对PfRNase II与A-var基因转录水平的相关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当PfRNase II水平下降时,A-var水平上升,凶险型疟疾的发生率也相应升高。充分的证据提示,“PfRNase II”与凶险型疟疾发病高度相关,它有望成为防治凶险型疟疾的新的重要靶分子。
  张青锋说,“这一研究发现有望为新型抗疟药物的研制、疟疾疫苗的研制,提供一个非常关键的靶点,从而在临床上有助于降低疟疾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这也为疟疾基础研究向临床转化研究打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1

      谈及后续研究工作,张青锋表示,虽然通过实验室研究,结合小规模的临床样本分析,首次发现PfRNase II与凶险型疟疾的发病率密切相关,但在筛选研制针对该分子的抗凶险型疟疾的药物之前,还有必要针对不同地区如非洲等地恶性疟疾的流行虫株,进行更大规模的验证工作,以进一步确认“PfRNase II分子与凶险型疟疾发病率的相关性”对于不同疟疾流行区的虫株都是成立的,从而为研制适用于世界范围内的新型抗凶险型疟疾药物奠定重要基础。
  记者还了解到,随着我国政府加大对疟疾防治工作的力度,当前我国疟疾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快速下降,近几年我国确诊的疟疾病例大约在3至5千左右,其中本土病例主要集中在云南边境地区。但值得警惕的是,当前我国疟疾的流行情况出现了新的特点:因劳务输出或旅游带来的“输入性疟疾”快速增加,且90%以上恶性疟疾为输入性,存在局部疟疾爆发的隐患,而且这类输入性疟疾的虫株致病力相对较强,因此输入性疟疾疫情的防控形势较为严峻。同济医学专家表示,同济大学这一研究成果正是针对致病力更强的恶性疟原虫导致的凶险型疟疾,而鉴定出控制凶险型疟疾致死性的关键调控因子,这对于研究降低“输入性疟疾”死亡率的防治措施,实现“消除疟疾”计划具重要指导意义。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