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同济6项科技成果精彩亮相上交会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4-04-25  浏览:

  可穿透300米岩层、用于矿难紧急救援的无线通信设备,能高效处理工业水、无二次污染的系列环保型水处理剂,让废弃家电“绿色变身”的系列关键技术及工艺……在4月24日于世博展览馆开幕的第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进出口交易会上,来自同济大学的6项主打“安全牌”的科技成果精彩亮相,引来不少参观者驻足观看,其中有不少企业技术负责人对同济展品表示出浓厚兴趣及合作意向。

1

      这是一个便携式的应急救援箱,箱内装有发射机、接收机、环形发射天线,以及各方向接收效果均好的三轴天线。在矿难救援危急关头,它可大显身手:能让井上救援人员与井下受困矿工即刻、双向语音通话,从而迅即科学施救。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刘儿兀教授研发的这套救援设备,能穿透300米深岩层,创下国内无线通信最大穿透深度。开幕首日就已有多家企业负责人对此表现出合作意向。

DSC_9078-1

      水质安全,民生大事。展台上另一只名为“水质快速检测”的手提箱,能在一刻钟内检测出水质的优劣,由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郜洪文教授研发。针对水体中的重金属、典型无机物、有机污染物,还制备出了20余种胶囊药剂。取上5毫升水样,加入胶囊内的药剂,水质如何即刻揭晓。

DSC_9120-1

      几只玻璃小瓶内的液体颜色深浅不一,它们是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李风亭教授研发的、用于处理工业水的一系列环保型药剂,现累计已达40多种。有别于传统的处理剂,它们以工业废酸为原料,不仅能高效处理工业水,还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现已在国内十余个省份得以推广应用。

DSC_9085-1

      电子垃圾带来的安全隐患不容小觑。既能去除废弃家电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又能让它们变身为可再利用的宝贵资源,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李光明教授团队研发出“废家电组成材料无害化与资源化”一系列关键技术。废锂离子电池、老式新式电视机显示器、废线路板……,均有专项技术及工艺进行科学处理。
  这是一套用于监狱全天候、全方位动态管理的的安全防卫集成系统,由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马云龙副教授研发。它打造了监狱管理创新模式,已在全国700多所监狱、300多个劳教管理所、3000多个看守所的信息化改建中实施应用。
  此外,还有一款软件是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黄德双教授研发的“植物叶片在线识别及处理系统”,既可帮助公众增加对植物的认识和了解,也可推进林园植物数字化开发进程。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