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洋科考是单调的。狭小而紧促的物理空间、嗡嗡而低沉的机器音律、一望而无际的灰色大海、陌生而熟悉的科考队员。对于来自喧嚣城市和e时代的人,远离了汽车的鸣笛,骤减了海量的信息,似乎一下子难以适应,有时候觉得时间过得好慢。
南极大学的开设,无疑极大丰富了科考队员的业余生活,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第29次南极考察队领队曲探宙担任南极大学校长,在南极大学开学典礼上的致辞,确定本届南极大学办学的宗旨或者说校训是:开放,博学,促进,提高。整体来讲,南极大学像一个网络大学,通过登录,队员们能够及时了解目前身居何处、各种气象和水质参数(风速风向、气压、湿度、水质温度和盐度等)及雪龙船况等各项工作进展情况。

南极大学还为大家提供了时政要闻及丰富的学习和娱乐资料。让科考队员工作之余,能够劳逸结合。短信平台和雪龙邮箱的设立则为队员建立了对外沟通的桥梁,让远在万里之外的亲人朋友放心。
不能确定有多少同学曾在南极大学学习过,又有多少拿到了毕业证?可以肯定的是,南极大学极大丰富了科考队员的生活,考察的日子,我每天都会登录南极大学网页,体验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