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继续开放8个“创新实验区”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基地”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3-08-31 浏览:
考进了众多学子热切向往的同济大学汽车专业,8月31日来校报到却被学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基地”所吸引,受兴趣驱使,来自河南的小李同学当即填写了《报名申请表》。只要通过专家团队面试,他即可转入“生命科学学科拔尖试验班”。
同济大学今年继续面向2013级新生开放基于强化数理基础、学科交叉、国际合作交流的8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及旨在培养有志于基础科学研究拔尖后备人才的生命科学、海洋科学、物理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基地”。8月31日新生报到现场,不时有新同学兴致勃勃地前来这些创新实验区、拔尖试验班的招生展台前咨询,填表申请。通过选拔之后,他们即可进入自己感兴趣的相应实验区和试验基地学习。每年大一新生报到当日即有数百名新同学自愿提出申请,最终200名左右同学如愿转入。
8个“创新实验区”分别是:“基于强化数理基础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际化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基于德语强化班的国际化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基于学科交叉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艺术类与工程类)”、“工程力学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环境科学专业复合型创新性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车辆工程与工业设计跨学科联合培养汽车造型专业人才模式创新实验区”、“中法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8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这些实验区将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大胆改革,推进教学理念、机制和体系的创新,形成有利于多样化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以满足国家对社会紧缺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
今年“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基地”将着力选拔出对生命科学、海洋科学、物理学等基础学科具有浓厚兴趣,并且愿意献身基础科学研究的30名优秀新生,为他们配备以中科院院士、资深教授、长江学者、杰青等为核心的顶尖教授团队,根据每位学生的兴趣和特点量身定制培养方案,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班化、讨论式的授课方式,采用读书报告、科研实践、科研论文、教授面试、某一方面突出成果等多元化综合“过程考核”模式。这些学生从大一开始就能与教授面对面探讨科学问题,并进入一流教授的实验室动手实践,最大限度地激发出科学研究的潜力。学习成绩优异者可直接进入硕士或博士阶段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