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专家组来我校对“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预测系统项目”进行中期检查(图)
来源:教务处专业设置预测办公室
时间:2008-10-30 浏览:
教育部高教司组织专家组10月28日在我校对“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预测系统项目”进行了中期检查。该项目是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的总体安排于 2007年启动,项目由同济大学牵头,同济大学、中山大学共同承担。

10月28日上午,专家组乘车前往我校嘉定校区,考查了同济大学子课题组的办公场地、数据库建设、服务器等硬件设施等情况。下午在四平路校区举行了中期检查汇报会,李国强副校长出席汇报会并致欢迎辞,我校教务处负责人以及两校的主要项目组成员参加了汇报会。专家组在认真审阅项目组阶段研究材料的基础上,听取了课题总负责人冯晓教授以及同济大学、中山大学两个子课题组的主要成员的汇报、答辩。专家组肯定了项目组的阶段性成果,建议两个子课题组加强合作,根据项目立项书的进度要求,抓紧实施;并建议教育部和财政部对项目给予持续的支持。高教司综合处李智处长代表教育部对两个子课题组的工作进展给予了肯定,对专家组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并表示,教育部高教司将协调教育部有关司局以及财政部等国家部委,对该项目的继续实施提供支持和帮助。
有关链接——
“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预测系统项目”是质量工程中公共系统建设项目之一,其建设内容包括:建立包括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模、变化趋势和供求状况等方面内容的专业设置预测数据库,开发适用的预测数学模型和预测系统平台;参照世界主要国家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趋势,系统分析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定期发布各专业的人才需求预测及专业设置的建议报告,为学校前瞻性地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在项目实施基础上开展长期性地预测研究,形成专门的专业预测研究基地。根据专家组评审意见, 2007年12月17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文,批准该项目由同济大学牵头,同济大学、中山大学共同承担。项目总负责人为同济大学冯晓教授,项目组下设同济大学、中山大学两个研究子课题组。同济大学子课题组负责建立全国范围可支撑本科专业设置预测的基础数据库和进行人才需求预测研究。中山大学子课题组负责建立基于全国范围的、以泛珠江三角洲为实验区域的可支撑本科专业设置预测的基础数据库和进行人才需求预测研究。
该项目的研究工作进行了近一年。我校于2008年初成立了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预测研究中心,由冯晓教授为负责人,下设行政办公室和5个研究组。中山大学课题组也成立了专门组织研究机构。目前,两个课题组均已完成了项目研究的组织构建,配备了相应的研究人员和设施;完成了数据库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初步形成了预测系统的数据库和信息基础;基本完成了对我国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和劳动力总量变化的动态定性建模,以及高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社会人才需求链的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