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晚,星期音乐会第十四期在一二九礼堂拉开帷幕,这是一场“特别”的音乐会,著名大提琴演奏家朱亦兵教授携同他的学生们为我校师生献上了一场大提琴六人组合的视听盛宴。
提到大提琴,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朱亦兵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他是将这种组合形式带入中国的第一人。朱亦兵其人,头衔多多、获奖无数,他带领学生成立的大提琴乐团自诞生以来获得的荣誉也是不胜枚举,但是大多数演出都是公益性质的,致力于传播艺术的真谛。他坦言自己童年并不是酷爱音乐的孩子,直到自己35岁左右才爱上音乐。他在欧洲生活了21年,回国之前担任瑞士巴塞尔乐团首席大提琴家达15年。满怀对祖国的热爱,他放弃了在瑞士的优厚待遇,毅然决然回到了北京。
音乐会上,朱亦兵教授和他的乐团带来了多首大提琴重奏,风格多样,他们用音乐带着观众在全世界尽情徜徉,领略别样风光。不得不提的一组曲目是《红楼梦组曲》。演奏之前,朱教授说,我们是黄种人,是中华文明的子孙后代,当然要演奏中国人的作品。当熟悉的旋律响起,《枉凝眉》的百味杂陈,《叹香菱》的凄凄惨惨戚戚,《聪明累》的此恨绵绵,《葬花吟》的如泣如诉……大提琴的音色和缓低沉,缠绵深情,与中国古典气质完美契合。演出结束后,掌声不息。
朱亦兵,大提琴家,一九六六年生于北京,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室内乐协会副会长、中央音乐学院大提琴教研室主任。八岁起随父亲学习大提琴,十三岁他就录制了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张西方音乐的唱片《音乐会波兰舞曲》。他是继冼星海、马思聪之后的又一位以第一奖成绩毕业于法国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的中国音乐家。他21年在海外从艺,15年在欧洲顶级交响乐团——瑞士巴塞尔乐团担任首席大提琴演奏家。